问:请问你期望的收入是多少?
答:我期望XXX
不说求职途中,这样的回答是不是最好的,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 公司给定了你的基本收入,但是实际到手的收入却不是这样?
- 提到基本收入,却发现原来还有税后、税前的区别。
导致这些问题的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五险一金、个人所得税。
因为这两者的存在,致使我们对自己的工资结构认识很模糊,不仔细计算便无法得知真正的收入;或者根本无从计算;或者别人只根据你缴纳了多少五险一金、以及你的个税范围,就能确定你的收入等等。
税率
2018年10月以后,个税计算方法: (你的工资-五险一斤-5000)*对应档的比例-速算扣除数
档次比例以及扣除数如下:
|---------------+------+----------|
| 档次 | 比例 | 速算扣除 |
|---------------+------+----------|
| <=3000 | 3% | 0 |
| (3000,12000] | 10% | 210 |
| (12000,25000] | 20% | 1410 |
| (25000,35000] | 25% | 2660 |
| (35000,55000] | 30% | 4410 |
| (55000,80000] | 35% | 7160 |
| (80000, | 45% | 15160 |
|---------------+------+----------|
举例
假设收入20000,5险1金为4000。因为起征点5000,所以纳税额度为20000-4000-5000,
计算方式就是:
3000*3%+(20000-4000-5000-3000)*10%
但是速算扣除为210,直接这样算就行(结果是一样的):
[(20000-4000)-5000]*10%-210
五险一金比例
五险一金,就是社保。五险一金的缴纳额度每个地区的规定都不同,基数是以工资总额为基数。具体比例要向当地的劳动部门去咨询,各地缴纳比例不一样。
- 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0%(全部划入统筹基金),个人8%(全部划入个人帐户)。
- 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10%,个人2%+3元
- 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单位1%,个人0.2%;
- 工伤保险缴费比例: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5%,个人不缴纳;
- 生育保险缴费比例: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8%,个人不缴纳;
- 公积金缴费比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但原则上最高缴费额不得超过职工平均工资的10%。2010年下半年起,全国统一规定所有用人单位按工资的12%办理缴纳住房公积金。单位和个人都是工资的12%。
注: 这里我们发现, 社保总共减少之后(公积金10%,医保2%,养老8%,其它约0.2%),大致就剩下8成工资。
总结
下面举例整理一下。
前面提到过: 社保总共减少之后(公积金10%,医保2%,养老8%,其它约0.2%),大致就剩下8成工资 。
结合个税的列表,假设你的工资为 x
, 考虑到减去个人所得税、五险一金等因素,给出一个结果对照表。
大致如下,可以供求职或者想要了解自己薪资结构的人参考:
- 4/5x-5000=3000+: 税为:10%-210,工资约:10000+, 税后约:7910+
- 4/5x-5000=12000+: 税为:20%-1410,工资约:21250+,税后约:16010+
- 4/5x-5000=25000+: 税为:25%-2660,工资约:37500+,税后约:26410.0
- 4/5x-5000=35000+: 税为:30%-4410,工资约:50000+,税后约:33910.0+
这样,已经给定工资,大致就知道了税后的收入(到手),或者给定税后收入就能知道工资,或者给定税大致就能确定工资范围。
其它
参考资料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0892911285482455&wfr=spider&for=pc
最大的两点在于起征点从3500上调到5000,其次是增加专项扣除选项。以前个人所得税被人成为“穷人税”的原因在于,起征点3500过低。导致大部分人都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种一刀切的方式无形之中增大,中低收入群体的生存压力!而起征点提升到5000点以后,对于中低收入群体来说,大部分人不用交税或者缴纳极少的税额! 专项扣除对于中高 收入群体来说是个极大地减负错失。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从全方位来说,减少中高收入群体的生活压力。避免一刀切的个税政策对于,家庭中承受较大的医疗或者教育等方面支出压力的群体征收过大的个税。有针对性的专项扣除,对于收入较高但是支出较大的家庭给予减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