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rayList是怎么实现的?
图片说明
ArrayList 实现了 List 接口,继承了 AbstractList 抽象类,底层是基于数组实现的,并且实现了动态扩容。

public class ArrayList<E> extends AbstractList<E>        implements List<E>, RandomAccess, Cloneable, java.io.Serializable{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DEFAULT_CAPACITY = 10;    transient Object[] elementData;    private int size;}

ArrayList 还实现了 RandomAccess 接口,这是一个标记接口:
内部是空的,标记“实现了这个接口的类支持快速(通常是固定时间)随机访问”。快速随机访问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不需要遍历,就可以通过下标(索引)直接访问到内存地址。
ArrayList 还实现了 Cloneable 接口,这表明 ArrayList 是支持拷贝的。ArrayList 内部的确也重写了 Object 类的 clone() 方法。

public Object clone() { try { ArrayList<?> v = (ArrayList<?>) super.clone();        v.elementData = Arrays.copyOf(elementData, size);  v.modCount = 0; return v; } catch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e) {  // this shouldn't happen, since we are Cloneable  throw new InternalError(e); }}

ArrayList 还实现了 Serializable 接口,同样是一个标记接口:
内部也是空的,标记“实现了这个接口的类支持序列化”。(序列化:Java 的序列化是指,将对象转换成以字节序列的形式来表示,这些字节序中包含了对象的字段和方法。序列化后的对象可以被写到数据库、写到文件,也可用于网络传输)。
细心的小伙伴肯定注意到了ArrayList 中的关键字段 elementData 使用了 transient 关键字修饰,这个关键字的作用是,让它修饰的字段不被序列化。
这不前后矛盾吗?一个类既然实现了 Serilizable 接口,肯定是想要被序列化的,对吧?那为什么保存关键数据的 elementData 又不想被序列化呢?
这还得从 “ArrayList 是基于数组实现的”开始说起。大家都知道,数组是定长的,就是说,数组一旦声明了,长度(容量)就是固定的,不能像某些东西一样伸缩自如。这就很麻烦,数组一旦装满了,就不能添加新的元素进来了。
ArrayList 不想像数组这样活着,它想能屈能伸,所以它实现了动态扩容。一旦在添加元素的时候,发现容量用满了 s == elementData.length,就按照原来数组的 1.5 倍(oldCapacity >> 1)进行扩容。扩容之后,再将原有的数组复制到新分配的内存地址上 Arrays.copyOf(elementData, newCapacity)。
动态扩容意味着数组的实际大小可能永远无法被填满的,总有多余出来空置的内存空间。
比如说,默认的数组大小是 10,当添加第 11 个元素的时候,数组的长度扩容了 1.5 倍,也就是 15,意味着还有 4 个内存空间是闲置的,对吧?
序列化的时候,如果把整个数组都序列化的话,是不是就多序列化了 4 个内存空间。当存储的元素数量非常非常多的时候,闲置的空间就非常非常大,序列化耗费的时间就会非常非常多。
于是,ArrayList 做了一个愉快而又聪明的决定,内部提供了两个私有方法 writeObject 和 readObject 来完成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从 writeObject 方法的源码中可以看得出,它使用了 ArrayList 的实际大小 size 而不是数组的长度(elementData.length)来作为元素的上限进行序列化。

* LinkedList 是如何实现的?
图片说明
LinkedList 是一个继承自 AbstractSequentialList 的双向链表,因此它也可以被当作堆栈、队列或双端队列进行操作。
LinkedList 内部定义了一个 Node 节点,它包含 3 个部分:元素内容 item,前引用 prev 和后引用 next。
LinkedList 还实现了 Cloneable 接口,这表明 LinkedList 是支持拷贝的。
LinkedList 还实现了 Serializable 接口,这表明 LinkedList 是支持序列化的。眼睛雪亮的小伙伴可能又注意到了,LinkedList 中的关键字段 size、first、last 都使用了 transient 关键字修饰,这不又矛盾了吗?到底是想序列化还是不想序列化?
答案是 LinkedList 想按照自己的方式序列化,LinkedList 在序列化的时候只保留了元素的内容 item,并没有保留元素的前后引用。这样就节省了不少内存空间。
和 ArrayList 相比,LinkedList 没有实现 RandomAccess 接口,这是因为 LinkedList 存储数据的内存地址是不连续的,所以不支持随机访问。

  • ArrayList 和 LinkedList 新增元素时究竟谁快?
  • ArrayList
    ArrayList 新增元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将元素添加到数组末尾,一种是将元素插入到指定位置。
    1)添加到数组末尾:
    先判断是否需要扩容,然后直接通过索引将元素添加到末尾。
    2)插入到指定位置:
    先检查插入的位置是否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然后判断是否需要扩容,再把该位置以后的元素复制到新添加元素的位置之后,最后通过索引将元素添加到指定的位置。这种情况是非常伤的,性能会比较差。
  • LinkedList
    LinkedList 新增元素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将元素添加到队尾,一种是将元素插入到指定位置。
    1)添加到队尾:
    先将队尾的节点 last 存放到临时变量 l 中,然后生成新的 Node 节点,并赋给 last,如果 l 为 null,说明是第一次添加,所以 first 为新的节点;否则将新的节点赋给之前 last 的 next。
    2)插入到指定位置:
    先检查插入的位置是否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然后判断插入的位置是否是队尾,如果是,添加到队尾;否则执行 linkBefore() 方法。
    在执行 linkBefore() 方法之前,会调用 node() 方法查找指定位置上的元素,这一步是需要遍历 LinkedList 的。如果插入的位置靠前前半段,就从队头开始往后找;否则从队尾往前找。也就是说,如果插入的位置越靠近 LinkedList 的中间位置,遍历所花费的时间就越多。
    找到指定位置上的元素(succ)之后,就开始执行 linkBefore() 方法了,先将 succ 的前一个节点(prev)存放到临时变量 pred 中,然后生成新的 Node 节点(newNode),并将 succ 的前一个节点变更为 newNode,如果 pred 为 null,说明插入的是队头,所以 first 为新节点;否则将 pred 的后一个节点变更为 newNode。
  • 那么,在新增元素时到底谁更快呢?
    当两者的起始长度是一样的情况下:
    1)如果是从集合的头部新增元素,ArrayList 花费的时间远远多于 LinkedList ,因为需要对头部以后的元素全部进行复制。
    2)如果是从集合的中间位置新增元素,ArrayList 花费的时间远远少于LinkedList ,因为 LinkedList 需要遍历。
    3)如果是从集合的尾部新增元素,ArrayList 花费的时间略微少于 LinkedList ,因为数组是一段连续的内存空间,也不需要复制数组;而链表需要创建新的对象,前后引用也要重新排列。

总结:ArrayList 在添加元素的时候如果不涉及到扩容,性能在两种情况下(中间位置新增元素、尾部新增元素)比 LinkedList 好很多,只有头部新增元素的时候比 LinkedList 差,因为数组复制的原因。当然了,如果涉及到数组扩容的话,ArrayList 的性能就没那么可观了,因为扩容的时候也要复制数组。

* ArrayList 和 LinkedList 删除元素时究竟谁快?

  • ArrayList
    ArrayList 删除元素的时候,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删除元素(remove(Object)),需要先遍历数组,找到元素对应的索引;一种是按照索引删除元素(remove(int))。但从本质上讲,都是一样的,因为它们最后调用的都是 fastRemove(Object, int) 方法。
  • LinkedList
    LinkedList 删除元素的时候,有四种常用的方式:
    1)remove(int),删除指定位置上的元素
    先检查索引,再调用 node(int) 方法( 前后半段遍历,和新增元素操作一样)找到节点 Node,然后调用 unlink(Node) 解除节点的前后引用,同时更新前节点的后引用和后节点的前引用:
    2)remove(Object),直接删除元素
    也是先前后半段遍历,找到要删除的元素后调用 unlink(Node)。
    3)removeFirst(),删除第一个节点
    删除第一个节点就不需要遍历了,只需要把第二个节点更新为第一个节点即可。
    4)removeLast(),删除最后一个节点
    删除最后一个节点和删除第一个节点类似,只需要把倒数第二个节点更新为最后一个节点即可。
  • 结论
    可以看得出,LinkedList 在删除比较靠前和比较靠后的元素时,非常高效,但如果删除的是中间位置的元素,效率就比较低了。
    1)从集合头部删除元素时,ArrayList 花费的时间比 LinkedList 多很多;
    2)从集合中间位置删除元素时,ArrayList 花费的时间比 LinkedList 少很多;
    3)从集合尾部删除元素时,ArrayList 花费的时间比 LinkedList 少一点。

* ArrayList 和 LinkedList 遍历元素时究竟谁快?

  • ArrayList
    遍历 ArrayList 找到某个元素的话,通常有两种形式:
    1)get(int),根据索引找元素
    由于 ArrayList 是由数组实现的,所以根据索引找元素非常的快,一步到位。
    2)indexOf(Object),根据元素找索引
    根据元素找索引的话,就需要遍历整个数组了,从头到尾依次找。
  • 2)LinkedList
    遍历 LinkedList 找到某个元素的话,通常也有两种形式:
    1)get(int),找指定位置上的元素
    public E get(int index) {    checkElementIndex(index);    return node(index).item;}
    既然需要调用 node(int) 方法,就意味着需要前后半段遍历了。
    2)indexOf(Object),找元素所在的位置
    需要遍历整个链表,和 ArrayList 的 indexOf() 类似。
    那在我们对集合遍历的时候,通常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使用 for 循环,一种是使用迭代器(Iterator)。
    如果使用的是 for 循环,可想而知 LinkedList 在 get 的时候性能会非常差,因为每一次外层的 for 循环,都要执行一次 node(int) 方法进行前后半段的遍历。
    那如果使用的是迭代器呢?
    迭代器只会调用一次 node(int) 方法,在执行 list.iterator() 的时候:先调用 AbstractSequentialList 类的 iterator() 方法,再调用 AbstractList 类的 listIterator() 方法,再调用 LinkedList 类的 listIterator(int) 方法,最后返回的是 LinkedList 类的内部私有类 ListItr 对象。
    执行 ListItr 的构造方法时调用了一次 node(int) 方法,返回第一个节点。在此之后,迭代器就执行 hasNext() 判断有没有下一个,执行 next() 方法下一个节点。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遍历 LinkedList 的时候,千万不要使用 for 循环,要使用迭代器
    也就是说,for 循环遍历的时候,ArrayList 花费的时间远小于 LinkedList;迭代器遍历的时候,两者性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