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三个不同维度和层次的“运营”:
第一种,是“微观的运营”。在这个维度上,我们所谈论的运营,更多是具体的运营手段,比如说,如何做好一个活动,如何写好一篇推广文案,如问做好一次推广投放,如何管理好一个用户群,等等。也会定义为内容运营、用户运营、适动运营等几大工作模块。
但如果抽象一点看,一切运营手段无非两个导向,一是拉新、引流和转化,二是用户维系,应该讲,没有哪个产品的运营工作不是围绕着这样两个目的来进行设计的。
第二种维度的运营,则是“宏观的运营”。在宏观层面上,我们更多关注的,是N多具体的运营手段,到底该如何被组织和串联起来,以便更好地作用于一款产品,铺助它的成长。
换句话说,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关注的应当是运营的策略、规划和资源分配。
第三种维度的运营,我认为是“作为一种艺术而存在的运营”。

一句信奉的话:“是什么曾经拯救过你,你最好就用它来更好地拯救这个世界。”

对一个运营来说,要是认知和思维意识都还没跟上,直接奔着方法和技巧法,那你很快会走火入魔的。

引言
L1 为什么我觉得互联网的下一个时代将是运营驱动的?
第一个阶段,是互联园发展的最早期,我称之为概念驱动时代。
第二个阶段,是互联网发展的成长期,我称之为产品驱动时代。
第三个阶段,很可能就是已经慢慢到来的运营驱动时代。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产品体验和业务流程,可能都会变得越来越同质化,越来越差异不大。

我眼中所谓的“好的运营”,至少有3到5年以上经验,熟悉内容、用户、活动等各个模块的运营,熟悉各类产品形态,有能力通过各种运营手段的组合拉升一个产品大部分的主要数据,同时还可以做到跟产品间的沟悉无障碍,甚至可以出一些简单的产品方案。

我觉得,做运营,最大的乐趣和幸福所在,就是这种“你能够以自己为杠杆,去撬动起来成千上万人的愉悦和满足”的感受。

唯有爱与用户不可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