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客网刷题错题集(2021/9/2)

时间:9月2日,记一次牛客网刷题错题集。

下面有关JVM内存,说法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C 你的答案: D (错误)
程序计数器是一个比较小的内存区域,用于指示当前线程所执行的字节码执行到了第几行,是线程隔离的
虚拟机栈描述的是Java方法执行的内存模型,用于存储局部变量,操作数栈,动态链接,方法出口等信息,是线程隔离的
方法区用于存储JVM加载的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以及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数据,是线程隔离的
原则上讲,所有的对象都在堆区上分配内存,是线程之间共享的
答案解析:

大多数 JVM 将内存区域划分为 Method Area(Non-Heap)(方法区) ,Heap(堆) , Program Counter Register(程序计数器) ,   VM Stack(虚拟机栈,也有翻译成JAVA 方法栈的),Native Method Stack  ( 本地方法栈 ),其中Method Area 和  Heap 是线程共享的  ,VM Stack,Native Method Stack  和Program Counter Register  是非线程共享的。为什么分为 线程共享和非线程共享的呢?请继续往下看。

首先我们熟悉一下一个一般性的 Java 程序的工作过程。一个 Java 源程序文件,会被编译为字节码文件(以 class 为扩展名),每个java程序都需要运行在自己的JVM上,然后告知 JVM 程序的运行入口,再被 JVM 通过字节码解释器加载运行。那么程序开始运行后,都是如何涉及到各内存区域的呢?

概括地说来,JVM初始运行的时候都会分配好 Method Area(方法区) 和Heap(堆) ,而JVM 每遇到一个线程,就为其分配一个 Program Counter Register(程序计数器) ,   VM Stack(虚拟机栈)和Native Method Stack  (本地方法栈), 当线程终止时,三者(虚拟机栈,本地方法栈和程序计数器)所占用的内存空间也会被释放掉。这也是为什么我把内存区域分为线程共享和非线程共享的原因,非线程共享的那三个区域的生命周期与所属线程相同,而线程共享的区域与JAVA程序运行的生命周期相同,所以这也是系统垃圾回收的场所只发生在线程共享的区域(实际上对大部分虚拟机来说知发生在Heap上)的原因。

下面有关jdbc statement的说法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C 你的答案: B (错误)
JDBC提供了Statement、PreparedStatement 和 CallableStatement三种方式来执行查询语句,其中 Statement 用于通用查询, PreparedStatement 用于执行参数化查询,而 CallableStatement则是用于存储过程
对于PreparedStatement来说,数据库可以使用已经编译过及定义好的执行计划,由于 PreparedStatement 对象已预编译过,所以其执行速度要快于 Statement 对象”
PreparedStatement中,“?” 叫做占位符,一个占位符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值
PreparedStatement可以阻止常见的SQL注入式攻击
答案解析:

1.Statement、PreparedStatement和CallableStatement都是接口(interface)。 
2.Statement继承自Wrapper、PreparedStatement继承自Statement、CallableStatement继承自PreparedStatement。 
3. 
Statement接口提供了执行语句和获取结果的基本方法; 
PreparedStatement接口添加了处理 IN 参数的方法; 
CallableStatement接口添加了处理 OUT 参数的方法。 
4. 
a.Statement: 
普通的不带参的查询SQL;支持批量更新,批量删除; 
b.PreparedStatement: 
可变参数的SQL,编译一次,执行多次,效率高; 
安全性好,有效防止Sql注入等问题; 
支持批量更新,批量删除; 
c.CallableStatement: 
继承自PreparedStatement,支持带参数的SQL操作; 
支持调用存储过程,提供了对输出和输入/输出参数(INOUT)的支持; 

Statement每次执行sql语句,数据库都要执行sql语句的编译 , 
最好用于仅执行一次查询并返回结果的情形,效率高于PreparedStatement。 

PreparedStatement是预编译的,使用PreparedStatement有几个好处 
1. 在执行可变参数的一条SQL时,PreparedStatement比Statement的效率高,因为DBMS预编译一条SQL当然会比多次编译一条SQL的效率要高。 
2. 安全性好,有效防止Sql注入等问题。 
3.  对于多次重复执行的语句,使用PreparedStament效率会更高一点,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也比较适合使用batch; 
4.  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C :JDBC statement中的PReparedStatement的占位符对应着即将与之对应当值,并且一个占位符只能对应一个值,如果能对应多个就会引起混淆。sql语句是确定的,那么一个占位符必定只能对应一个值

下面有关servlet和cgi的描述,说法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D 你的答案: B (错误)
servlet处于服务器进程中,它通过多线程方式运行其service方法
CGI对每个请求都产生新的进程,服务完成后就销毁
servlet在易用性上强于cgi,它提供了大量的实用工具例程,例如自动地解析和解码HTML表单数据、读取和设置HTTP头、处理Cookie、跟踪会话状态等
cgi在移植性上高于servlet,几乎所有的主流服务器都直接或通过插件支持cgi

答案解析:

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通用网关接口
通用网关接口,简称CGI,是一种根据请求信息动态产生回应内容的技术。通过CGI,Web 服务器可以将根据请求不同启动不同的外部程序,并将请求内容转发给该程序,在程序执行结束后,将执行结果作为回应返回给客户端。也就是说,对于每个请求,都要产生一个新的进程进行处理。因为每个进程都会占有很多服务器的资源和时间,这就导致服务器无法同时处理很多的并发请求。另外CGI程序都是与操作系统平台相关的,虽然在互联网爆发的初期,CGI为开发互联网应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开始逐渐衰落。

Servlet
Servlet最初是在1995年由James Gosling 提出的,因为使用该技术需要复杂的Web服务器支持,所以当时并没有得到重视,也就放弃了。后来随着Web应用复杂度的提升,并要求提供更高的并发处理能力,Servlet被重新捡起,并在Java平台上得到实现,现在提起Servlet,指的都是Java Servlet。Java Servlet要求必须运行在Web服务器当中,与Web服务器之间属于分工和互补关系。确切的说,在实际运行的时候Java Servlet与Web服务器会融为一体,如同一个程序一样运行在同一个Java虚拟机(JVM)当中。与CGI不同的是,Servlet对每个请求都是单独启动一个线程,而不是进程。这种处理方式大幅度地降低了系统里的进程数量,提高了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另外因为Java Servlet是运行在虚拟机之上的,也就解决了跨平台问题。如果没有Servlet的出现,也就没有互联网的今天。
在Servlet出现之后,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人们发现了它的一个很大的一个弊端。那就是 为了能够输出HTML格式内容,需要编写大量重复代码,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劳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基于Servlet技术产生了JavaServet Pages技术,也就是JSP。Servlet和JSP两者分工协作,Servlet侧重于解决运算和业务逻辑问题,JSP则侧重于解决展示问题。 Servlet与JSP一起为Web应用开发带来了巨大的贡献,后来出现的众多Java Web应用开发框架都是基于这两种技术的,更确切的说,都是基于Servlet技术的。


--------------------分割线-------------------------
Servlet处于服务器进程中,它通过多线程方式运行其service方法,一个实例可以服务于多个请求,并且其实例一般不会销毁。 
而CGI对每个请求都产生新的进程,服务完成后就销毁,所以效率上低于Servlet 。

下面有关servlet service描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B 你的答案: D (错误)
不管是post还是get方法提交过来的连接,都会在service中处理
doGet/doPost 则是在 javax.servlet.GenericServlet 中实现的
service()是在javax.servlet.Servlet接口中定义的
service判断请求类型,决定是调用doGet还是doPost方法
答案解析:

D:doGet/doPost 则是在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 中实现的

关于AWT和Swing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D 你的答案: B (错误)
Swing是AWT的子类
AWT在不同操作系统中显示相同的风格
AWT不支持事件类型,Swing支持事件模型
Swing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中显示相同的风格
答案解析:

AWT :是通过调用操作系统的native方法实现的,所以在Windows系统上的AWT窗口就是Windows的风格,而在Unix系统上的则是XWindow风格。 AWT 中的图形函数与 操作系统 所提供的图形函数之间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我们把它称为peers。 也就是说,当我们利用 AWT 来构件图形用户界面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利用 操作系统 所提供的图形库。由于不同 操作系统 的图形库所提供的功能是不一样的,在一个平台上存在的功能在另外一个平台上则可能不存在。为了实现Java语言所宣称的"一次编译,到处运行"的概念,AWT 不得不通过牺牲功能来实现其平台无关性,也就是说,AWT 所提供的图形功能是各种通用型操作系统所提供的图形功能的交集。由于AWT 是依靠本地方法来实现其功能的,我们通常把AWT控件称为重量级控件。
Swing :是所谓的Lightweight组件,不是通过native方法来实现的,所以Swing的窗口风格更多样化。但是,Swing里面也有heaveyweight组件。比如JWindow,Dialog,JFrame
Swing是所谓的Lightweight组件,不是通过native方法来实现的,所以Swing的窗口风格更多样化。但是,Swing里面也有heaveyweight组件。比如JWindow,Dialog,JFrame
Swing由纯Java写成,可移植性好,外观在不同平台上相同。所以Swing部件称为轻量级组件( Swing是由纯JAVA CODE所写的,因此SWING解决了JAVA因窗口类而无法跨平台的问题,使窗口功能也具有跨平台与延展性的特性,而且SWING不需占有太多系统资源,因此称为轻量级组件!!!)

关于sleep()和wait(),以下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 D 你的答案: A (错误)
sleep是线程类(Thread)的方法,wait是Object类的方法;
sleep不释放对象锁,wait放弃对象锁
sleep暂停线程、但监控状态仍然保持,结束后会自动恢复
wait后进入等待锁定池,只有针对此对象发出notify方法后获得对象锁进入运行状态
答案解析:

D
Java中的多线程是一种抢占式的机制,而不是分时机制。抢占式的机制是有多个线程处于可运行状态,但是只有一个线程在运行。 
共同点 : 
1. 他们都是在多线程的环境下,都可以在程序的调用处阻塞指定的毫秒数,并返回。 
2. wait()和sleep()都可以通过interrupt()方法 打断线程的暂停状态 ,从而使线程立刻抛出InterruptedException。 
如果线程A希望立即结束线程B,则可以对线程B对应的Thread实例调用interrupt方法。如果此刻线程B正在wait/sleep/join,则线程B会立刻抛出InterruptedException,在catch() {} 中直接return即可安全地结束线程。 
需要注意的是,InterruptedException是线程自己从内部抛出的,并不是interrupt()方法抛出的。对某一线程调用 interrupt()时,如果该线程正在执行普通的代码,那么该线程根本就不会抛出InterruptedException。但是,一旦该线程进入到 wait()/sleep()/join()后,就会立刻抛出InterruptedException 。 
不同点 : 
1.每个对象都有一个锁来控制同步访问。Synchronized关键字可以和对象的锁交互,来实现线程的同步。 
sleep方法没有释放锁,而wait方法释放了锁,使得其他线程可以使用同步控制块或者方法。 
2.wait,notify和notifyAll只能在同步控制方法或者同步控制块里面使用,而sleep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 
3.sleep必须捕获异常,而wait,notify和notifyAll不需要捕获异常 
4.sleep是线程类(Thread)的方法,导致此线程暂停执行指定时间,给执行机会给其他线程,但是监控状态依然保持,到时后会自动恢复。调用sleep不会释放对象锁。
5.wait是Object类的方法,对此对象调用wait方法导致本线程放弃对象锁,进入等待此对象的等待锁定池,只有针对此对象发出notify方法(或notifyAll)后本线程才进入对象锁定池准备获得对象锁进入运行状态。

下面有关jsp中静态include和动态include的区别,说法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D 你的答案: C (错误)
动态INCLUDE:用jsp:include动作实现
静态INCLUDE:用include伪码实现,定不会检查所含文件的变化,适用于包含静态页面<%@ include file=“included.htm” %>
静态include的结果是把其他jsp引入当前jsp,两者合为一体;动态include的结构是两者独立,直到输出时才合并
静态include和动态include都可以允许变量同名的冲突.页面设置也可以借用主文件的
答案解析:

动态 INCLUDE 用 jsp:include 动作实现 <jsp:include page="included.jsp" flush="true" /> 它总是会检查所含文件中的变化 , 适合用于包含动态页面 , 并且可以带参数。各个文件分别先编译,然后组合成一个文件。

静态 INCLUDE 用 include 伪码实现 , 定不会检查所含文件的变化 , 适用于包含静态页面 <%@ include file="included.htm" %> 。先将文件的代码被原封不动地加入到了主页面从而合成一个文件,然后再进行翻译,此时不允许有相同的变量。

以下是对 include 两种用法的区别 ,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不同 ;

    一 : 执行时间上 :

    <%@ include file="relativeURI"%> 是在翻译阶段执行

    <jsp:include page="relativeURI" flush="true" /> 在请求处理阶段执行 .

    二 : 引入内容的不同 :

    <%@ include file="relativeURI"%>

    引入静态文本 (html,jsp), 在 JSP 页面被转化成 servlet 之前和它融和到一起 .

    <jsp:include page="relativeURI" flush="true" /> 引入执行页面或 servlet 所生成的应答文本 .

对于JVM内存配置参数:

-Xmx10240m -Xms10240m -Xmn5120m -XXSurvivorRatio=3
,其最小内存值和Survivor区总大小分别是()

正确答案: D 你的答案: B (错误)
5120m,1024m
5120m,2048m
10240m,1024m
10240m,2048m
答案解析:

D
-Xmx:最大堆大小
-Xms:初始堆大小
-Xmn:年轻代大小
-XXSurvivorRatio:年轻代中Eden区与Survivor区的大小比值
年轻代5120m, Eden:Survivor=3,Survivor区大小=1024m(Survivor区有两个,即将年轻代分为5份,每个Survivor区占一份),总大小为2048m。
-Xms初始堆大小即最小内存值为10240m 

总结

温故而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