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tern "C"

extern "C"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能够正确实现C++代码调用其他C语言代码。加上extern "C"后,会指示编译器这部分代码按C语言的进行编译,而不是C++的。由于C++支持函数重载,因此编译器编译函数的过程中会将函数的参数类型也加到编译后的代码中,而不仅仅是函数名;而C语言并不支持函数重载,因此编译C语言代码的函数时不会带上函数的参数类型,一般只包括函数名。

那么,这种写法什么用呢?实际上,这是为了让CPP能够与C接口而采用的一种语法形式。之所以采用这种方式,是因为两种语言之间的一些差异所导致的。由于CPP支持多态性,也就是具有相同函数名的函数可以完成不同的功能,CPP通常是通过参数区分具体调用的是哪一个函数。在编译的时候,CPP编译器会将参数类型和函数名连接在一起,于是在程序编译成为目标文件以后,CPP编译器可以直接根据目标文件中的符号名将多个目标文件连接成一个目标文件或者可执行文件。但是在C语言中,由于完全没有多态性的概念,C编译器在编译时除了会在函数名前面添加一个下划线之外,什么也不会做(至少很多编译器都是这样干的)。由于这种的原因,当采用CPP与C混合编程的时候,就可能会出问题。

要明白为何使用extern"C",还得从cpp中对函数的重载处理开始说起。在c++中,为了支持重载机制,在编译生成的汇编码中,要对函数的名字进行一些处理,加入比如函数的返回类型等等.而在C中,只是简单的函数名字而已,不会加入其他的信息.也就是说:C++和C对产生的函数名字的处理是不一样的.

比如下面的一段简单的函数,我们看看加入和不加入extern"C"产生的汇编代码都有哪些变化:,函数代码如下:

在没有使用extern “C”时,生成的汇编代码为:

 

当加入extern “C”参数时,产生的汇编代码为:

两段汇编代码同样都是使用gcc-S命令产生的,所有的地方都是一样的,唯独是产生的函数名,一个是f,一个是__Z1fv。

 

参考:https://blog.csdn.net/T146lLa128XX0x/article/details/8171386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xtern%20%22C%22/15267013?fr=alad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