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面(过)
问答记录
自我介绍1:
面试官您好,我叫曹霏,目前是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的一名研二学生,专业是计算机技术,研究方向是计算机辅助翻译。我应聘的目标岗位是游戏运营培训生。选择这一目标岗位与我个人的游戏经历有关,我持续游玩最长时间的游戏是守望先锋,但它的运营做得不是很好,导致玩家流失比较严重。而同为FPS游戏的CF,到今天已经持续运营了12个年头玩家依然很多。所以我希望能有机会加入腾讯,在实际工作中向前辈们学习如何把一个游戏运营好,让游戏的生命周期更长,不断为玩家带来好的游玩体验,同时也为公司不断带来收入。
Q:看了你的简历中所提到的本科研究生阶段的实践活动经历,说一说你从中的收获。
A: 其实做学生干部和游戏运营也有相似之处,比如说我现在手上有一个比赛需要有人参加,我得去召集这些选手和运动员,这一步就很像用户获取;参加比赛后,我们肯定不能说下次就不找这些运动员了,而是要相应地按照比赛项目将这些运动员以QQ群的形式组织起来,并且和他们保持联系和沟通,这样下一次比赛还能找到这些运动员,这相当于是一个玩家维系、留存的过程。
Q: 在你的活动经历中,遇到过什么具体困难,如何解决的?
A: 有一次运动会需要组织老师参赛。但是老师年纪都比学生普遍要大,平常也不参与体育运动,所以很难获取到他们。对于这个问题,我撰写了一篇将操场拟人化的文案,通过操场的视角,来向一位故事中虚拟的老师角色发出问题和邀请,再将这个文案通过团委老师转发到教师群中,最终成功召集了老师代表队参加比赛。
Q: 活动经历聊到这里,那再聊聊你的游戏经历,看到你的简历上写的主要是端游,你平常玩手游吗?
A: 我从小玩游戏,手游我也玩。
Q: 都玩哪些?
A: 腾讯的国民手游王者荣耀,PUBG Mobile、和平精英也玩过,还玩过其他类型的比如卡牌游戏玩过阴阳师、炉石传说,最近在玩的是原神。
Q: 聊到原神,你玩原神有多久了?
A:从开服到现在,大概小半年了。
Q: 说说原神最吸引你的地方?
A: 我个人认为目前原神还是一个披着开放世界外衣的二次元游戏,本质上最吸引玩家的还是对这些二次元虚拟角色的收集,所以美术比较吸引我。
Q: 光是美术估计不足以支持你一直玩到现在吧?也许还有剧情的因素?那么你平常关注玩家社区吗,有参与玩家社区的讨论吗?
A:平常有看游戏社区,比如米哈游自家的米游社,还有NGA论坛也上的比较多。
Q: 除了这两个还上其他社区吗?
A: 社区可能就这两个上的多,但是其他信息渠道我也有接触,比如b站,或者一些公众号,比如腾讯游戏学院、游研社、游资网、机核等等;我也会看一些国外的社区,比如Reddit。
Q:原神玩家对原神有过一些负面舆论,这个你有关注过吗?
A:有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钟离事件。(讲了一下前因后果)
Q: 那么假如你是官方的运营人员,你会怎么处理类似的事件让事件平息下去?
A:最首要的就是:不能装死,不能消极对待。要积极地和玩家沟通,了解他们最核心的诉求是什么,了解他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负面情绪。基于这些了解,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做出补偿和改动。也要用到一些诸如舆情延宕的手段,把“互联网没有记忆”这一点充分利用起来,拉长时间,让玩家的情绪被时间冲淡。
Q: 平时从哪里获取互联网信息?比如微博、抖音、公众号等等?
A:因为我个人的习惯,我只看公众号,没有怎么看微博和抖音,考研的时候都删掉了,只留下了QQ和微信。我一般是通过公众号,虽然不看短视频,但是我看视频经常上B站。之外我还想说的就是搜索引擎,我会看热搜。还有一些专题网站和公众号,像我之前提到的游研社、游资网、机核这些。(比如我还关注人工智能,我会上机器之心的网站和公众号了解相关信息。)
Q: 你用搜索引擎是只看热搜吗?还是找自己想要的信息。
A: 其实更多还是找自己想要的信息,占了大概80%-90%,热搜就是一个添头。
Q: 平常出了学习吃饭睡觉之外会干什么,时间是怎样分配的?
A:10-20%看b站等社区,20-30%玩游戏,30-40%会用来阅读,剩下10%运动,10%社交。
Q: B站常看什么,有特别关注的up吗?
A:游戏、硬件、鬼畜。有但不多(举了几个例子:老番茄、装机猿、枪弹轨迹)
Q:现在出个题目:假如让你调查二次元玩家和非二次元玩家的行为差异,并且基于这种差异去获取二次元游戏用户,你会怎么做?
A:用问卷法。第一题出一个分流题,给出20款游戏,就10款二次元游戏、10款写实类游戏,让用户选择他们常玩或喜欢的,设定一个阈值或者条件,比如勾选二次元游戏大于写实类游戏,我们就判定这个玩家是一个二次元玩家,把他分流到二次元的一套题目下,反之则分流到非二次题目下。再出对应的两套题目给这两部分玩家做,最后收集汇总对比。(说得比较长、比较啰嗦,忘了说获取了)
Q: 是不是做到这一步就结束了?
A: 不是。这不是个学术课题,这是个商业课题,所以做到这里还不算完。比如二次元用户可能更喜欢看动漫,非二次元用户可能更喜欢看网剧,如果我们的调查证实了这一情况,那么在打造IP的时候,要获取二次元用户的关注,动漫肯定是比网剧更合适的途径。
Q:好的。还有个问题,我看你在北京大学学的是软件计算机的专业,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你选择游戏行业和游戏运营岗位而不是其他呢(比如开发岗)?
A:我之前的专业是翻译,在北大的研究方向也是计算机辅助翻译方向,是一个文科背景的同学,编码基础不是很扎实。加上我对游戏和游戏行业比较热爱,所以我选择了游戏行业和游戏运营这个岗位。
Q: 了解了。那我这边大概想问的就这么多,你还有什么问题问我的吗?
A: 我在这次面试中有哪些表现不足的?如果想要从事这一行,你对我还有什么建议?我还能在哪些方面提高?
Q: 在我回答你这个问题前,我先问一下,你是因为喜欢玩游戏,想要尝试一下才来投递腾讯游戏运营岗位的,还是怎样?
A:我认为喜欢玩游戏和喜欢从事游戏相关的工作是两件事。我是喜欢玩游戏,但我不是单纯因为喜欢玩而来投这个简历的,尝试的成分有,但是我认为要想真正学到东西,太短的时间是不够的,比如2-3个月的实习,可能完全学不到什么内容。时间和经验是成正比的。我是的确对游戏和游戏行业很热爱,我觉得我能坚持。
Q: 好。那么我来回答你的问题。首先你的游戏经验还是很丰富的,对玩家的想法也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逻辑和思维也比较清晰,虽然表达有些啰嗦,但是问题不大。不过你目前关注的还是普通、大众玩家的想法,(对于核心用户的想法还不是很够,)可能因为运营实际工作经验的欠缺,但是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我给你的建议是要更多的融入玩家群体,除了论坛,还要去看看直播间等等;要去了解不同互联网场景下广告投放的情况和技巧。对于一些现象,要多考虑官方是怎么做的。比如B站上的大主播、大up他们在某段时间内玩一款游戏使得它大火,这之中是不是又官方的影响?普通玩家可能就是单纯觉得这个游戏火,但是这之中是由官方的影响和运营手段在里面的。要从玩家思维转变到厂商思维、官方思维。
A:(不停点头记笔记)
Q: 如果能有机会以实习生身份加入到游戏发行部门,你更倾向于干哪一部分的工作?是用户、市场、还是玩法?
A:因为我本身是有英语基础,所以我比较倾向于去做海外游戏引进到国内的本地化运营或者游戏出海到海外目标市场的本地化运营。我比较倾向于玩法,我对玩法很感兴趣。不过用户也可以,我喜欢与人打交道。
Q: 你的英语是八级是吧?
A: 对,我通过了专业八级考试。
Q: 那我就不考你英语了(笑)
A: (笑)
Q: 那今天就暂时先到这里,后续有复试的话会在几天后通知你。
A:好的,谢谢您!
Q: 好的,谢谢!那再见咯。
A:好的,再见!
Q: 拜拜。
A: 拜拜。
得失总结
初面面试官是一个小哥,至少听声音感觉比较年轻,应该也是经常玩游戏,游戏聊得还挺多,前后总共聊了得有30-40分钟,但当时也不觉得很漫长,可能是因为聊得比较顺利吧。
初面里面我回答问题的逻辑还是比较清晰,答得也基本扣住了游戏运营这个岗位。
我个人感觉最大的缺点就是表达比较啰嗦,不够简洁,这一点面试官结束前也给我指了出来。而且面试官也提到了要由玩家思维转变为运营思维、厂商思维,我在思维转变这一点准备的不是很好,也为后来二面挂掉埋下了伏笔。
初面总体表现得还是不错,结果也是顺利通过进入了二面。
二面(挂)
问答记录
Q: 同学你好,先自我介绍一下。
A:面试官您好,我叫曹霏,目前是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的一名研二学生,专业是计算机技术,研究方向是计算机辅助翻译。我应聘的目标岗位是游戏运营培训生。因为在我看来,游戏运营是一个将策划与研发、玩家与市场连接起来的重要岗位,对于协调游戏产业文化创意的成分与经济商业的成分而言不可或缺。而且随着游戏市场逐渐向存量市场转变,我认为游戏运营对于公司持续创收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因此我希望能有机会加入腾讯,在实际工作中向各位前辈们学习游戏运营的知识与技能,在这个岗位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Q:谈一下你的游戏经历?
A:我从小玩游戏,玩过腾讯运营的《QQ华夏》、《DNF》,后来玩过暴雪的《守望先锋》;最近游玩的是端游的一些独立游戏,像《Hades》、《Loop Hero》等,手游主要是《原神》。
Q: 说一下你最熟悉的游戏?
A: 我最熟悉的游戏就是《守望先锋》,从16年开服一直到现在都有游玩;再有就是《原神》,也是从去年开服到现在一直在游玩。
Q:《守望先锋》是一个怎样的游戏?向我介绍一下。
A:《守望先锋》是一个MOBA+FPS游戏,它将二者的元素融合在了一起。游戏最常见的模式是6v6多人竞技。游戏中有30多个英雄可以供玩家选择,他们被分为了坦克、辅助、输出等三大类,每个英雄都有自己独特的技能和能力。对于传统FPS玩家来说,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精湛的枪法获得优势,但对于非传统FPS玩家来说,他们也能够有机会通过对技能的灵活合理使用获得优势取得胜利。
Q:《守望先锋》作为暴雪出品的游戏,但在国内的人气和热度并不出色似乎匹配不上暴雪的牌子,你能说说是什么原因吗?
A:我认为这和它的运营有很大关系。第一,更新缓慢。英雄更新慢,玩法更新慢。(对比了守望先锋与LOL的英雄更新频率,守望先锋是一年1-2个,LOL13-20年是一年平均4-6个。PS:LOL刚上线的10-12年【也即同样是上线前四年,2009年上线】则依次以每年24、24、19个新英雄的超高频率在更新,如果能答出这点那将是更鲜明的对比,可惜当时不知道……)。第二,游戏环境问题,一是外挂、二是炸鱼、(三是不文明发言,没说上);第三,手感数值频繁调整。(对比了CF一直没有调整枪械的数值、弹道、手感、弹夹容量等)。
Q: 如果你是守望先锋国服运营,你会做什么来改变当前的状态?
A:更新问题与研发更为相关。我这里讲一讲外挂问题。(……讲了网易招聘FPS游戏外挂自动鉴别研究课题研究员的事……答得和游戏运营其实不是很相关……)
Q: 那么《原神》呢,你认为是一款怎样的游戏,和我介绍一下。
A:《原神》,是一款开放世界二次元游戏,而且这两大元素里我认为是二次元元素占比更大。我最近看到了Reddit上的一个玩家调查,其中有一项是让玩家把自己归为强度党或厨力党二者之一,只有21%的玩家把自己归为强度党,另外79%的玩家都把自己归为厨力党。可以看出玩家们愿意玩这个游戏愿意为它付费,更多的是角色的收集,卖点更多是角色的外观、人设、配音等等。所以我才认为这是个披着开放世界外衣的二次元游戏。
Q:看到你的教育经历,你本科是英语专业,后来是怎么选择计算机技术专业呢?有怎样的原因和理由?
A:(哔哔了半天和自己个人相关的内容,什么计算机互联网是热门行业啊,本科有开设相关课程然后考研看到了北大开了这个专业就报了balabala……跟这个工作岗位一丝关系没有……可以明显感觉到听了这个问题的回答之后面试官就想走人了……大失败。)
可能因为这个问题没聊好,再加上前面“如果你是运营你会怎么办”没答好,整个复试只持续了15分钟左右;能让我感觉到面试官已经不想和我聊下去了,就草草结束了。(苦笑)
Q: 明白。那我这边的问题就是这样。你有什么要问我的吗?
A:想问一下就我们这简短的交流来看,您对我有哪些建议,有哪里是可以提高的?
Q: 若要从事游戏运营职业,你需要对某一品类的游戏和它对应的玩家群体有极为深入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做好运营工作。对某一品类有深入了解之后才能再谈广度。大概是这样。还有问题吗?
A: 如果有机会进入hr面,会在今天还是另外安排时间?
Q:另外安排时间。那今天我们就先到这里,再见。
A: 好的,谢谢面试官,再见。
得失总结
二面面试官感觉就比初面要严格蛮多,走的感觉是压力面路线,问的问题十分简洁,也没有很积极主动问问题(当然原因可能是我答得不好导致他没什么可以问的)。我二面的回答中犯了两个比较严重的错误,第一是回答的逻辑线条不清晰,第二是回答与游戏运营的岗位、职责、工作不相关。这两个错误明显地反映在“如果你是守望先锋国服运营,你会做什么来改变当前的状态”以及“专业选择”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上。
下面,我给出两个马后炮回答:
这里先就“如果你是守望先锋国服运营,你会做什么来改变当前的状态”,马后炮改进一版逻辑严谨内容充实的、可以说是标准答案的A:
这个问题我从运营的AARRR(两A三R)模型来讲一下。
先说两个A:
首先第一个A, Acquisition, 获取,可以通过诸如购买半价、账户买一送一、免费试玩这样的方式来吸引新玩家;
第二个A, Activation, 激活,可以通过增加每日任务、开通战令系统等方法来促使玩家们积极登录游戏;
再说三个R:
第一个R, Retention,留存,通过打击外挂、加快更新、开发玩法等手段,优化游戏环境、丰富游戏内容,从而提升玩家的粘性;开设回归活动与回归奖励,让玩家回流的积极性更高,回流之后也能至少保持一段时间内的活跃。
第二个R, Revenue,营收,可以通过之前提到的战令系统额外增加收入,另外,我甚至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可以将游戏内的皮肤和武器分成两个池子(也就是两种箱子开),那么部分玩家为了凑齐相匹配的皮肤和武器(尤其对于本命角色来说),肯定会在开箱上投入更多的资源、氪更多的金(没错,我就化身成了被玩家口水淹没的苟运营,滑稽);
第三个R, Referral, 自传播,可以通过举办玩家社区同人创作活动、或者视频网站的守望先锋专题创作激励活动(借鉴的原神1.4版本在bilibili上的创作激励活动),借助玩家生产内容(UGC\PGC)让游戏在玩家之间传播开来,通过玩家来吸引玩家。
PS:如果换成这么答,那将稳如老狗。可惜换不得。
PPS:其实问做得不好的时候也可以按照AARRR模型(两A三R模型)的逻辑框架来答出某款游戏的运营在【获取/激活/留存/营收/自传播】上的不足。
PPPS:笔试的时候有个题也是说说“你认为什么样的游戏运营活动是成功的”并设计一个运营活动,我就吸取了经验教训,用了AARRR框架来答。效果如何暂且不知,希望腾讯能再让我进次流程锻炼下,能捞我上岸就更好了哈哈哈嗝。
再就专业选择问题马后炮一版A:
从翻译到计算机辅助翻译,让我多了一种从业选择,那就是本地化方向。本地化工作涵盖的内容比翻译本身要更广,也比单纯的翻译工作更有趣。就比如游戏本地化,除了文本内容的翻译之外,还要考虑到游戏内UI的设计、游戏内符合当地文化习惯的运营活动的策划、游戏内符合当地玩家喜好的人物的推出。像我所了解到王者荣耀的海外版Arena of Volar就将原版中的中国特色的英雄换为了具有欧美特色的英雄。学习本地化方向的知识技能,也为我能够从事诸如中国游戏出海或海外引进游戏在中国的本地化运营提供了一些参考和基础。
PS:面试官询问专业选择问题,并不是真的想听我复述一下当时考研的选择,实际上还是要就这个专业和当前应聘的游戏运营这个岗位有什么联系展开谈。应该按后者的思路来回答,回答这个专业选择和这个职业选择之间的联系,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这个专业本身来谈。
PPS:被问专业了一定要往职业、目标岗位上靠!毕竟面试官不是来听高考/考研心路历程的啊!
最后说一下面试官给我的建议,他建议我要专精一个游戏类型,对这个游戏类型和它的玩家要有极为深刻的理解。感觉是在说我的游戏理解、玩家理解还不够。其实的确可能是不够,面试过后正好腾讯游戏学院公众号发了一篇推送,拆解FPS中的技巧,其中开篇谈到FPS的子类。OW应该是个Team-based FPS、即团队第一人称射击游戏,而不是MOBA+FPS,因为OW跟MOBA其实还是有很大差别的:MOBA中的传统元素,包括战争迷雾、小地图、英雄成长、装备道具等等从SLG中脱胎而来的策略性机制,在OW中是完全不存在、或者说存在不明显的。
这个面试官的一个提问方式很有意思,那就是让我“介绍一下”某款游戏。我也不太知道这样的“介绍”类问题到底在考察什么,个人感觉是考游戏理解和总结概括归纳?希望走过路过的战友能发表下见解启发下我……
还有个问题问问各位战友,碰到这样开局聊得不是很好,然后面试官逐渐失去兴趣的情况应该如何发挥来挽回局面?可以自己主动引出一些话题这样操作吗?
本次面试小结
这次面试算是我这个职场菜鸟第二次面试,第一次也是鹅厂,是游戏运营公开课选拔学员,当时是群面,没过。
其实面试就好像玩狼人杀,得看聊得怎么样。开局认一个身份(认一个目标岗位),然后得围绕这个身份聊自己,聊得越有逻辑、越有内容,对面就越有兴趣听,也越相信我们认的身份……
其实面试也好像相亲,聊得火热就有戏;要是对面不想跟咱聊了、聊得时间很短,那多半是凉了……
只能说,不管是什么教育背景,来了职场通通重新开始、一视同仁。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