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baqus模拟偏心受压钢管混凝土柱计算受压承载力中没有考虑试件通过施加预应力来模拟二次受力这个问题,本文对于这个问题试着去解决。。
1.Model-1-Copy
只创建一个钢管,钢管底部固接,上部受到1N压力(在屈曲分析步中)以模拟二次受力。在Model-1中当对钢管装配完毕之后,复制Model-1为Model-1-Copy,接下来对Model-1-Copy进行操作。
分析步:创建一个屈曲分析步。分析前5阶模态
边界条件:
荷载:钢管上部施加1N,
划分网格:
修改关键字:
此分析为线性屈曲分析,是在小变形的情况下进行的(不论加1N还是1kN,只要没开几何非线性,则屈曲分析所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来预测一个理想弹性结构的理论屈曲荷载。在Abaqus中先建立一个钢管的模型Model-1,创建分析步之前复制模型为Model-1-Copy,在模型Model-1-Copy中创建一个屈曲分析步,并修改关键字。此修改的目的是在下一步后屈曲分析所需要的初始缺陷的节点输出为.file文件,作为下一步后屈曲分析所需要的初始缺陷的数据。
提交作业,生成Job-1(Model-1-Copy),下图为一阶模态
钢管的前五阶模态,一阶和二阶模态类似,选择一阶模态作为最不利初始缺陷
针对Model-1-Copy的操作到此结束。
2.Model-1
再次从部件开始操作,创建出混凝土柱,栓钉,钢筋网,引入一阶模态的初始缺陷的操作在提交作业之前完成。
<mark>纠正上一篇文章的一个错误:栓钉的方向应该沿方柱对角线方向!</mark>
创建完毕之后,
提交作业之前,修改关键字以引入千分之一初始缺陷。
(1,4表示一阶模态和引入初始缺陷4mm)
由Model-1-Copy的结果可知,一阶模态钢管顶部位移在x方向偏移1mm,实际上在x负方向施加偏心荷载更加不利。将加载点的坐标改为(-30,0,4010)
3.results
(1)怎么确定初始缺陷已加入
变形前的钢管:
查询钢管的几个关键节点,有3个节点的x坐标已经发生了偏移,偏移量大概为4mm,说明初始缺陷引入,第四个节点的x坐标为200.12mm,可能是外围混凝土的约束作用所导致。
(2)荷载位移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