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有一次跟一个朋友聊天,互相聊了一下近况,彼此都很感慨;

不过,他其中一句话让我颇有感触。

他原话是这样的:“老子如果当年不是为了那两千块钱,就不会错过抖音,可能现在就完全不一样了!”

17年下半年,他曾经拿到过抖音的offer(注意这个时间),但最后因为抖音的offer比他另一个某大厂的offer月薪少了两千,他没有选择抖音。

后来他在那个大厂混得一直不顺,业务一直没起来,多次调整,直到现在还在原地踏步,朝不保夕。

当然,他当时说不选择抖音不只是因为两千块钱,还有很多原因,也列了很多,但作为全程参与他决策,力劝他选择抖音的我,很清楚他说的那些理由都是基于因为两千块钱差距不选抖音后给自己决定合理化而找的。

人嘛,喜欢先入为主,然后不断合理化自己的决定。

几千块钱,决定了多少人的一生

类似的事情我最近也常常遇到,已经有两个人因为月薪差距两千,放弃了我给的offer去了其他公司(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又是两千....)。

他们思路跟我那朋友的思路是一致的,先把月薪base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参考因素,在还没足够深入考虑其他因素时候就已经有了初步判断然后找理由支持自己的决定。

如果问他们对不同offer负责的工作内容,所属赛道机会,团队内角色重要性,发展机会等,会发现都缺乏深入分析和对比。然后他们跟你沟通的重点,以上这些问题都是简单一问而过,却不断问你“能否再加两千”。

多少人因为两个offer月薪小几千的差异而不深入考虑工作的其他情况就贸然做了决定,实在让人惋惜。

为什么消费时候,差不多的商品,因为一个品牌溢价高了几千块钱却能一掷千金,而到了决定自己人生关键的工作选择上,几千块钱就这样斤斤计较了?

月薪差几千真的重要吗?

别的行业我不知道,仅讲我从事的互联网。

大家都知道互联网很多人的收入是极高的,但大家有关注过这些高收入的人钱都哪里来吗?

主要就是公司股票+年终奖,不是base月薪,甚至很多高管的base月薪是极低的。

如果按以终为始的思维去想,如果你从事互联网,那么你应该琢磨的是,如何获取更多公司股票?如何获得更高的年终奖?

假设两个offer月薪差距2000,一年下来也就差2.4万,年终奖稍微多一点就能补平这个差距了(在一个高速成长或运营良好的项目里面,年终奖人均6个月以上是很正常的)。

况且2.4万能干嘛呢?在一线城市里面连1平方都买不到。

可能你会觉得我在凡尔赛,想反驳我一个月多两千块钱,等于还了房租,多大一笔钱,不懂得年轻人的疾苦。

其实我当年更苦,毕业刚进腾讯时候,为了省房租和抓紧时间学习,我甚至不租房子,晚上就睡那种折叠行军床,在公司健身房洗澡来省钱。

看起来一个月少赚两千,不是不赚,是延迟满足感,等未来,你可以一天轻松赚两千。

选择offer的时候到底什么重要

那么如果说选offer时候基础薪水不重要,那什么重要呢?

我觉得应该这么看问题:

如果你后续成长空间已经不大了,或者没有太高的成长预期,那么你就按薪水多少去选是可以的。

但如果你还年轻,需要快速成长,尤其是工作前五年,那么薪水应该排在较后的优先级去考虑。

影响offer的因素,和优先级可以这样去排,以下是我个人的排法:

1、职业生涯规划

如果你对自己职业生涯有做过详细规划的话,那么你在选择offer时候应该基于你的职业生涯去做选择。

比如在我选择现在的工作之前,有另外一个offer月薪base比这高了1万,但管理半径和负责事情的想象空间没有这边大。

而我当时工作5年,在我的职业生涯规划里面工作5年的时候应该走上管理岗,带领团队做有足够发展空间的业务。那么管理半径(可以简单理解为管理多少人,管理业务、人员的范围)和发展空间更大才是我首要关注的,而不是钱。

2、赛道前景

很多人厉害不在于他本人有多厉害,而在于他选对了赛道,判断对了趋势,吃了大势的红利。

这就好比,1911年,一个青年,是投身同盟会,还是去北洋当兵,还是去湖南认识一位姓毛的青年,还是进宫当太监,这会导致完全不同的人生。

我自己也深有感触,2017年时候我选择离开腾讯游戏,拿到的offer有好几个赛道,包括短视频和P2Peye.com,当时P2P如日中天,短视频才刚兴起,幸好当时判断对了赛道,如果选了P2P,我现在可能就在里面蹲了。

那么你在选择offer时候有考虑过工作所处赛道的发展前景吗?

3、当前阶段所需的公司

人在不同阶段所需要的公司是不一样的,比如如果你工作两年,都在小公司,那么你现在可能往所属行业的大厂跳比较好。因为你需要去看看大厂都是怎么工作的,去感受更大的平台和更系统的工作方法论。

如果你刚毕业没有太多的积累和很明确的规划的话也最好先进大厂,至少大厂稳,你可以在里面稳稳当当的积累学习两三年,再考虑更大的发展,而不是毕业去了小公司。万一公司黄了自己朝不保夕,折腾了青春年华。

当然如果你工作5、6年,一直在大厂,希望有更快的职业生涯发展,甚至赌一把财富自由的机会,那么这个时候选择一个小公司,去关键位置,那更多期权陪伴公司成长起来可能是比去另一个大厂更好的选择。

4、直接上级情况

工作里面,跟对人很重要,尤其很多时候我们对业务、未来还不太看得清楚的时候。

比如阿里巴巴十八罗汉,他们当时又有多少人懂电商?不就是相信马云这个人嘛。所以,选择offer时候对直接上级(老板)的情况打听,十分重要。

你需要尽可能通过面试时候的交流、后面的微信接触、各路打听等,去尝试了解你未来直接上级的性格、做事方式,公司地位、资历等等。

然后分析自己跟TA是否合得来,跟着TA是否有前途(有不少人就遇到过入职不久,招自己进来的老板离职,自己被边缘化的悲剧)。

很多时候,跟对人,比做对事,更重要。

5、业务情况

offer对应的业务是处于什么阶段?业务当前健康度如何?

这些都是选择offer之前应该详细分析的。缺乏足够深入和独立的分析思考,就会容易陷入职业中的“高位接盘”。在一个业务最鼎盛的时候进去,然后跟业务一起走上下坡路。

比如我17年时候就拿到过某知名短视频offer,当时TA的用户体量是抖音、火山总和的4倍,在市面上也广为人知。而正是从17年底开始,这个产品走向衰落。可想而知如果我当年选的不是字节,而是这个产品,我现在会怎么样。

6、你的成长空间

就像股价实际上反映的是市场对这个公司未来的判断一样,你的收入取决于你的成长性。

不同的offer能带来的成长性也很不一样,虽然很多时候岗位名一样,这也需要深入去跟公司去跟上级了解。

比如有一个例子,A君,工作三年,拿到了两个大厂的offer,一个是甲厂的投放人员offer,一个是乙厂某快速发展的业务的核心运营offer。

可能两个岗位的名字都叫产品运营,岗位职责也类似,都是负责用户增长,新用户留存等等,但成长性其实差别很大。

因为甲厂的投放已经做了很多年了,形成了很完备的流程和体系,A君进去,很难做出太大的突破(要突破人家早突破了,增长部门几百个聪明人);

而去乙厂,一方面这个业务在快速成长,证明了这个业务是有发展潜力的,公司也重视有资源;另一方面快速成长的同时意味着人员不足,有能者上,这种快速成长的环境对人的塑造是很有帮助的,而且伴随业务变大,A君也能水涨船高。

这,就是成长空间的区别。

7、薪酬、职级、城市等

由于篇幅关系,这里就不继续展开讲了,像薪酬、职级、城市等等凡是你考虑的因素,都可以列进来,用上面的思路进行信息收集和分析。

这里,我给大家一个offer选择公式:

为了避免主观,过去我在跳槽时候都是按自创的offer选择公式去进行计算:

1,像上述那样列出offer考虑的各项因素;

2,收集各项因素的信息,用同样的标准对同一项不同offer进行评价,打分(0是最低分,10分最高分,最好);

3、把列出来的因素按你认为的重要程度赋予权重,可以按重要程度分三档(也可以多分几档)。你觉得城市最重要,则城市这项的分数可以3;赛道次要,则赛道分数2;薪酬最不重要,可以*1,如此类推。

最后算出每个offer的总分,offer总分= A因素重要档次分+B因素重要档次分+......;

结尾

如果你能拿到一个以上的offer,那么恭喜你,你在职场上是有竞争力的。

既然有竞争力,既然经历了几轮面试拿到offer,更加应该从长计议,仔细收集信息、分析,不要浪费每一个offer。

请记住,选择比努力重要。

所以请客观、全面分析,不要只盯着薪酬。

希望对你有一点参考价值

欢迎把这篇文章分享给需要校招的朋友、学弟学妹。 另外,校招很需要几个小伙伴一路同行,我当年也是跟几个哥们一起校招,一起横扫大厂offer的。为了帮助各位同学,我也拉了校招奋战群,欢迎要参与校招的同学加入!

可加微信,欢迎私聊我:Thinkingyjj 加我微信请备注:名字-学校/公司-牛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