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引申思考
    本书围绕的一个中心,对概念地图的描述。看完对这本书的结构,以及逻辑如此的清晰,连贯,深深的感叹。有一种在乌黑的夜晚,发现引路灯的喜悦,兴奋。话不多说,进入正题吧。
  • 大学
    吴金闪教授在北师范任职,以每天接触的大学生为谈论对象,展开对逻辑地图的 论述。一本好的书是有着清晰的逻辑结构,会在开头告诉你本书是干嘛的,主要思想,主要内容,值不值得你看,自己要迅速找到对自己有用的章节。以我来说,我还达不到教别人的地步,所以对我来说,只需要读1,4,5章即可。吴教授在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上,添加了一句,知其所以所以然。我们现在处在信息大爆发的时代,需要的不再是我们脑瓜中记得多少知识,而是我们对于信息的处理,从中提取精华。方法正是学会画学科大图景。
  • 学习的目的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学习,但是却从来没有思考过为什么学习,学习是干嘛呀?在自己的思考下,学习是为了我们更好的理解这个世界。可能这么说有些宽泛,有些宏大,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还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最终使得我们可以更好的生后。接下来就是判断一个知识该不该学,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当然不排除一部分人就是为增长知识而阅读。
  • 概念地图和理解性学习
    在了解学习的目的,以及会判断的基础上,接下来就是如何学习,概念地图和理解型学习想你缓缓跑来,从概念开始理解,何为概念?官方术语:指对于物体,事件或者逻辑的某种明确的其他人可以产生相同的认知的某一特性的表达。听完是不死 一头雾水,处于少你时期的我们,可能没有更多的时间思考,死记硬背是一直教导的方式,怎么考就怎么背。但这种方式却是不长久的。可能十年之内还不错,但我现在是深深的感受到,不会思考,仅仅考背字面学习的苦痛。时不时质疑自己,到底自己行不行呀,内心的锐气一点点消逝。我所理解的概念,是一种明确的关于事,物,逻辑的一种属性,可以被大家共同所接受的一种表达。其次还需要注意一个点,我们之前所学习的方式,我们最先了解到水,并不是上来就是定义,概念,氢气与氧气化学反应生成水,而是水可以止渴,或许那时的我们可能也没有渴的概念,慢慢的我们发现水也可以玩,但是衣服会湿,之后再到吃冰糕,最后的最后才是水的概念,定义。我自己的一个想法是,学习的东西自己要学会联系,找之间的关联点。没有事物是单独存在的,需要我们有慧眼,结合自己的经历来理解。但是概念地图的学习,恰恰想法,就像水波一层层向外扩散,中心是焦点。
  • 提升自己
    提及到一个画概念地图的软件,CampSever,有条件的情况下,没有的画手绘也很不错。涉及组件,对象+关系,一圈,一直线。绘制步骤,确定主题和焦点,写下相关概念,可能与主题有关,尽可能的多,开始绘制,进一步思考还有那些概念需要补充,确定好基本骨架,最后开始长程链接。思考整体布局,亮点,发掘内部关系。反复,反复,反复。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总结
    书,还算不错。最后自己再回顾一下,要不断的总结,提炼。书中的主要内容,内容间的逻辑关系,为什么选择这些内容呈现。写读书报告,说了什么,为什么着呢说,我觉得对吗,结合自己的经历我喜欢吗,学着用自己的话。表述书中的观点,以及最好的学习方法讲述,把所学的知识假装讲述给一个八岁的小孩子,他若懂了,你也就柳岸花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