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芽用两周的时间理解了一个定律,叫熵增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这期间看了一本书专门论述该定律和对抗该定律的一些法则。

什么是熵增

一百多年前,物理学家发现了一条万物演化的终极规律,那就是万物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那么都是从有序到无序,熵越来越大,最终达到无序的平衡,而熵死。

那么什么是熵,熵描述了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一个系统无序,那么它的熵越大,系统内部也就越混乱。

比如,如果我们的社会没有法律、道德的约束,那么有序的社会一定会向无序发展,暴力、犯罪将层出不穷,最终将达到无序平衡。因为社会不会崩溃,还是会达到一个平衡,但整个社会将死气沉沉、毫无生气。

熵越来越大,社会越来越混乱。

为什么要对抗熵增

从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无序的社会好吗?肯定不好,因为效率低、没有生气。

所以我们就会发现,一个人整天懒散,那么他开始无序,不学习、不进步,对生活厌倦等等。

如果我们不克制饮食,暴饮暴食,那么就会损伤我们的身体,身体变得无序起来。

所以不论事间万物,不能任由其无序发展,而是要对抗熵增,使其保持有序,进而进步。

熵增定律真神奇。这应该算是万能定律了。

如何对抗熵增

一个系统熵增满足两个条件:孤立系统,没有外力作用。

所以我们就从这两个条件入手对抗熵增。

保持开放系统和持续做功。

如果一个人不从外界摄入信息,那么他就会闭塞,而不从外界摄入能量,就会饿死。所以人就应该保持开放。

我们平时生活中,总有些人拒绝新事物,拒绝改变,那么他肯定迟早被社会淘汰。

一个人如果不锻炼,不持续向外做功,那么能量会积累成脂肪,人会变胖。

如果不排解负面情绪,那么负面情绪积压,将影响正常心理。

所以就这么简单而且容易上手:保持输入和对外做功。

熵减法则

1. 成长型思维

说简单点,就是不断挑战让人成长,相信努力胜天,不惧怕失败,即使失败,那就找问题,解决问题。

2. 厌恶损失原理

其实也就是沉没成本。比如花了一万买了健身课,很多人为了不浪费这个钱,就会坚持去健身。这就是厌恶损失,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厌恶损失。

所以可以利用这个原理激励自己做功。

比如想学吉他,那就花钱买个贵一点的吉他,为了不浪费,自然就会好好去学。

3. 从众效应

本来这是不好的一个效应,指人没有主见,跟从他人,但是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个原理

比如想提高成绩,那就多和好成绩待一起,因为他们会带动你,你会不知不觉跟从他们。

如果寝室里三个人都习惯晨跑,那么很可能慢慢你也会加入他们,这就是从众效应

4. 路径依赖效应

也就是定式思维,比如我们用惯了windows,我们很难适应linux或其他操作系统,我们平时打字用的QAZ键盘布局,事实上有其他更高效的键盘布局方式,但是QAZ依然是应用最广泛的,因为QAZ最开始流行,打字机、电脑键盘全是这种布局,即使后来出现更高效的布局,也无法改变现状,因此QAZ布局也就沿用至今,这就是路径依赖。

所以就要打破定式思维,提倡创新思维。

5. 心流

心流是指全神贯注做一件事的状态,不受外界干扰,进入自我世界。这种状态可以帮助我们更加高效的做功。

专注做一件事情能很容易让我们进入心流状态。豆芽就发现,我只要开始做一件事情,就很专注,就想做完做好。

避免被打断,一旦被打断,容易丧失心流状态,所以避免被打断。

避免焦虑情绪,不稳定的情绪影响我们进入心流状态。

挑战有一定难度的任务,也会让我们容易进入心流状态

6. 罗森塔尔效应

也称为人际期望效应

我们总是会渴望他人的关注、期望和评价

所以为了让我们更好的做功,我们可以将自己放在公众前。

比如微信打卡跑步、打卡学英语,那在大家的关注下,我们就容易去坚持。

7. 马蝇效应

林肯小时候,需要干农活耕田,家里的马很懒,在干活的时候,林肯发现马一下子精神抖擞干活,发现原来有一直马蝇在叮它,林肯将马蝇驱赶,哥哥责怪林肯不应该这样做,因为就是有马蝇,这匹马才努力干活。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来,有时候我们努力做功,是需要一定鞭策的。

给自己一点压力,会激励自己的前行。

想想自己是不是考试前效率翻倍?

8. 德西效应

有一个老人家附件,总是有一群小孩子在那里踢易拉罐,声音很吵。老人很智慧,他并没有说这些孩子,而是拿了一摞钱,准备发给孩子们:说踢的好,我就喜欢听这个声音。

第一次每人发5块钱。

孩子们很开心,第二天又来踢,更起劲了。

不过这一次老人只给每人发1块钱。孩子们很失落。

第三天踢得更卖力。

不过老人这次不给他们钱了,孩子们很生气,以后再也不来踢了。

老人很好的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想踢)转为外部动机(为钱踢),而一旦外部动机没了(钱没了),孩子们也就不踢了。这就是德西效应。

所以我们为了熵减,就需要反向操作,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这样我们做功就更高效了。

要我做变成我想做。

9. 霍桑效应

也是一样,人渴望被关注,一旦被关注,我们通常会将事情做好。

10. 帕累托定律

二八法则

用80%的时间做20%最重要的事情

要事为先

11. 复利效应

多做能持续不断产生收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