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有家公司给了Offer,不过先让我去实习,暂时不给签三方,企业那边说要看实习情况,到时候会有一次考核,考核通过了才可以签,工作内容倒是我期望的,这种情况转正的机会大吗?有没有什么风险?我要不要去呢?

前前后后有 7 位同学,向我问过这个问题。

在秋招的时候,这个现象屡见不鲜,让一些同学很头疼。

不去吧,相当于失去一次实习机会,有些可惜。去的话,一般要求实习至少 3 个月,往往会从年前的 12 月中旬后或1 月初开始,直至开春的 3 月份左右,时间虽不长,可是能否转正签合同,还是拿不准,春招还是要参加的,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时间会不会很紧张?

相信大家都体验过秋招了,且不说面试难,就是线上笔试也不简单,秋招的时候舍友之间还能互帮互助,春招可就没有群策群力了,更多时候就是单打独斗,而且春招的时候企业也会少许多。

所以说呢,今天我来说点个人的看法,供同学们参考。

这样吧,我们不妨就这这个“去”或“不去”的问题,换成下面的几个问题,来帮助大家厘清思路。

1.到底在什么情况下必须要去实习?

2.若去实习的话,怎么选实习的Offer?如何从这次实习中学到具体的技能?

3.若不去的话,那么又该如何吸取秋招的经验,打赢春招的这一仗呢?

4.哪一类的企业容易来这套呢?为什么?

好,先别急着要答案,我们知道实习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可以让我们的简历内容更丰富,更容易拿到面试邀请,实习也可以让我们了解社会,锻炼具体的工作技能等等。

但对于一些求职目标模糊的同学来说,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价值是什么?带着这个问号,接着往下看。

求职和找对象类似,找的是“心头爱”,和谐共处讲的是“合适”。认清楚这两点,自己的努力就有了方向,“心头爱”其实要知道自己的兴趣点、擅长点,未来的职业目标。“合适”也是匹配,当然此处的匹配不是教育背景、性别年龄方面的匹配,更多的是性格和职业倾向性能力方面的匹配。

看似简单,可要搞明白真的不容易。而且“心头爱”和“适合”其实互相影响,有点像“想做”与“擅长做”之间的关系,矛盾之处就在于,不知道自己“想做的”是不是也是“擅长的”。这可怎么办呢?小小有6个方法,供你参考:

方法一:以专业为导向去找工作,若发现自己的专业很泛泛,看第二个方法。

方法二:反过来投递那些不限专业或需要自己专业背景的的职位。

方法三:问问学哥学姐们,除了考公务员、事业编及老师外,都去做了什么。

方法四:主动参加职业讲座、线上职业论坛及线下行业峰会,尤其一线城市,面对面接触商业活动的机会实在太多了。

方法五:实习。

方法六:请教资深从业人员,包括亲戚朋友和付费平台的资深人士,但要擦亮眼睛。

毫无疑问,实习是比较可取的一种方式,小马过河的故事听过吧,亲身体验实习最重要的是,让我们知道到底“能不能从事某个职业,擅不擅长这个职业”,这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我们回答一开始抛出来的4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什么情况下要去实习

情况一:只有一份实习经历,不管什么情况,尽量再去体验一次;

情况二:有两份实习经历,但都是同类型的工作,求职目标也明确,那可以不去了;

情况三:超过两份实习经历,但均不是同类工作,且求职目标依旧比较模糊的同学,还是要去实习的。

第二个问题:若要去的话,怎么选实习Offer?如何学到具体的技能?

先看怎么选实习Offer,我在春招的时候曾说过一个原则:名企优先,岗位和工作内容次之。而此时,情况发生了变化,应该是这样的
(1)优先选择工作内容最符合自己的期望的;
(2)当工作内容一样的时候,再选企业;
(3)若工作内容和企业都是自己期望的,此时选择转正机会更大的那个。

再看我们如何学到具体的技能,这里先假设同学们,并不是很清楚,自己究竟哪方面的能力不足,也不清楚这个职位胜任力到底是什么;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首先保证完成手头工作,其次争取和一位正式员工搞好关系,平时多请教请教,或多或少会受益的,最后一定要抓住空闲时间去参加一些内部培训,只要允许实习生参与即可,其他部门的也是可以的,若没有时间参加线下的,那就去企业线上平台学习,比如腾讯就有内部精品课,当然小企业可能就没有这个资源了,不过也不怕,看书也是可以的。

第三个问题:若不去的话,那么又该如何吸取秋招的经验,打赢春招的这一仗呢?

秋招不理想,该如何为春招做准备,这个话题有些大,今天不能完全展开细说,后面我会单独写文章,先简单说三点,仅供参考:

第一叫纠偏

认认真真做复盘,秋招为什么不理想,是不是心高气傲了,投的全是大厂或自己不适合所求岗位,方向错了,就要调整,这就是纠偏。

第二叫填坑

方向没错,行业、企业及职位都对位,但准备太晚了,简历通过率低,笔试前没有刷题,笔试挂了,面试少,经验不足,通过的很少等,问题在哪就补哪里,这叫填坑。

第三叫计划

该复盘的也复盘了,也就有了一个基本的提升方向,此时我们需要一个提升的计划,比方说:面试通过率低,要知道那里回答的不行,接着找解决方法,比如准备好的东西,一到面试就紧张地忘记了,这可怎么办?等等具体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法。

第四个问题

哪一类的企业容易来这套呢?为什么?

大家耳熟能详的企业,会要求我们先实习,还不签三方吗?很少的,所以一般有这种套路的企业,一是不怎么知名,二是真实的 HC 也不多,想选性价比更高的人,三是不富裕或很抠门。

为什么企业这样做?比较正面的一种解释就是,害怕选错人,反倒给彼此带来麻烦,所以通过实习的表现决定去留,也倒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都知道毁约有违约金。较为负面的解释是,企业利用这个机会,低成本雇佣劳动力,可知道实习生只有工资,没有五险一金,也没有什么补贴的。

现在知道怎么选了吧,若想知道更具体的,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做进一步的解释。

我建了一个群,大家有需要的抓紧加我哈,名额有限,速度扫我呀


©️职业咨询师小小Jack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