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人毕业2年,7月底裸辞,9月下旬开始做面试准备,现已入职新一线城市一家规模较大的小有名气的公司,薪资涨幅80%,个人已经很满意。
入职前还紧紧绷着一根弦,现在终于放松下来可以分享一些裸辞中的感想和经历了,希望能够为有相同的经历的朋友带来哪怕一点点的启发。
为什么裸辞?
我一毕业就进了我的上家公司,是一家初创公司,到我裸辞为止一共待了两年。初创公司的槽点大家多多少少都懂,一个人要做很多事或者有时候压根没事,工资不高,成长空间也小,另外公司氛围也有些压抑,做着做着突然就想辞职休息了,于是我裸辞了。
裸辞真的很爽吗?
有两句话,一句是:“裸辞一时爽,一直裸辞一直爽。”
另一句是:“裸辞一时爽,求职火葬场。”
我用三个月证明了这两句话都没有错,但分人、分阶段。
爽是裸辞后不会再有工作消息来吵你,你的代码为自己而写,学习为自己而学,不会再有任务压力,想怎么安排自己的时间都可以。
火葬场是,当你回头要开始找工作的时候,你发现你还是只配原来的平台和薪资水平。你投简历没有回应,或者得到一个冷冰冰的:“抱歉,你不适合我们的岗位。”
但我还是想要一份更高薪水的工作,这才是跳槽的意义。于是我开始找别人的面经,学习别人是怎么提高自己水平的,也整理了很多我需要的资料和面试题,开始了我对它们的征服之旅。
我的求职路
后来我的生活就变成了:
- 每天都要列当天学习的内容
- 定7:30的闹钟
- 早餐之后立马投入学习
- 吃个中餐继续投入学习
其实也经常闹钟醒了起不来,或者学习途中会被新闻、微信信息等东西带走注意力,所以我由衷佩服每个自律的人。
学习框架的重要性
我能想到的不被走神打乱学习的计划就是:定一个学习框架,整理成大纲,按照框架进行查漏补缺。这样就不会出现今天学的内容明后天就忘掉的情况,或者自己学过的东西乱成一锅粥。
我的学习框架:

Java是Android的基础,我重新巩固了一遍Java知识,很明显能感受到再后续的学习中顺畅了很多,以前的我是在工作中都会经常往前翻基础知识的,很浪费精力。





有时候我看到框架也会焦虑:短时间内这么多内容能学到什么程度呢?
同时也会做思想拉扯:先踏实学习,学了就会比不学更好。
拉扯中我就决定先以招聘要求上的内容为主,所以大家也要做做招聘要求的功课,在同一水平的薪资岗位上,一般要求的技能点都差不多。
我的成长路线是:提升自己—找一份比上一份好的工作—继续提升自己,这条路线都基于我上面整理的框架之内。学习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所以知识框架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一些面试题
在这也分享一些面试中遇到的面试题,供大家参考一下,也当做自己的阶段性记录了。
面试题部分记录:
- 做过的项目
- HTTP/HTTPS区别
- 单例模式
- public作用?
- .java文件名怎么确定?
- 外部类最多有几个?
- 内部类最多有几个?
- 内部类支持嵌套么?
- 线程池怎么给新建的线程设置名字?
- 线程池种类?
- 注解的使用?
- OkHttp框架(里面有那些设计模式)
- 如何终止一个线程
- Service的两种启动方式?区别在哪?
- 性能优化
- Activity的启动模式下生命周期
- Activity A->B的生命周期
- Handler中怎么实现Looper和线程绑定?
- 一个线程最多有几个Looper?
- 多个Looper报的异常?
- 消息阻塞再次唤醒是什么机制?
- ThreadLocal是什么?
- Android 的安全问题
- Android类加载器
...
需要面试题的可以直接加我V:q1607947758,这些都是整理过的,1296页,22大块知识点。
学习要在一个框架里面,但面试题会的越多就越有安全感。
小结一下:
- 要有学习框架,可以自己整(但费时费力),可以参考别人的,也可以找系统教学视频;
- 确定阶段性目标,比如我的小目标是:找一份比上一份好的工作。
- 调整心态,学习是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
最后想和大伙说,也是我裸辞之后的一些认识:不要被“双非本科”、“裸辞”、“小厂经历”,或者“985211背景“、”大厂经历“的好与不好的标签束缚住,而认为自己该很好或者该很差。
我们要认清自己,并且在此基础上去做出一些努力,让未来的自己能够越来越好,这个“比自己更好的自己”往往比那些华丽的标签更实际也更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