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三种网络
- 局域网:覆盖面积最小,例如一间教室,一个机房等
- 域域网:覆盖面积较小,例如一个城市等
- 广域网:覆盖面积较大,全国,甚至全球,例如:万维网
2 IP地址
2.1 IP地址:
简单来说就是计算机的标识号,在网络通讯中用以标识不同的计算机。
2.2 Ipv4:
用4个字节表示的ip地址,每个字节用0~255的十进制数表示。例如:192.168 .25.36,可以认为192,168,25,36都是一个字节的十进制表示,以上ip二进制表示为:11000000 01000100 00011001 00100100
2.3 IPV6:
由于Ipv4一共有2^32次方个IP地址(大约42亿个),而全世界有70多亿人,每个人的网络设备还不止1个,造成了IP地址不够用了,所以诞生了ipv6。 ipv6用16个字节表示,字节数比ipv4多了4倍,可以表示更多的ip地址,号称可以为全球每一粒沙子标上ip地址。
2.4 ipv4与ipv6共存
由于许多设备及程序不支持ipv6,所以无法将ipv4一下子废掉,所以ipv4和ipv6正处于共存的状态。
域名
由于ip地址不易记忆,所以通常把ip地址映射为域名以达到容易记忆的目的。比如百度的域名为www.baidu.com 百度的ip地址为:220.181.38.149,记域名比记ip地址方便多了。
端口
由于一台服务器可能运行多种服务,如何区分要访问哪种服务呢?这时就引入了端口的概念,端口用于标识计算机上某个特定的网络程序。这样,ip+端口号就可以访问一台服务器的一个特定的程序。在服务器上,每个网络程序的端口号一定是不同的,这样才能唯一的标识一个程序。
端口概念:
用于标识计算机上某个特定的网络程序
端口表示形式及占用情况:
-以整数形式表示,065535(两个字节)
-01024端口已被占用,比如 ssh 22,stp 21,smtp 25, http 80 。
##常见网络程序端口
-tomcat 8080
-mysql 3306
-oracle 1521
-sqlserver 1433
通讯过程
传送过程:
首先用户数据的前面加上应用程序首部字节构成应用数据,接着通过tcp协议加上tcp首部字节,然后通过ip协议加上ip首部字节,最后加上以太网收尾字节形成以太网帧传出出去。
送入过程:
与传送过程相反,相应的去掉各部分字节,最后使得用户数据到达指定的应用程序
TCP,UDP协议
Tc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
- 使用tcp协议前,须建立TCP连接,形成传输数据通道
- 传输前,采用“三次握手”方式,是可靠的
- TCP协议进行通信的的两个应用进程:客户端,服务端
- 在连接中可进行大数据量额传输
- 传输完毕,需释放已建立的连接,效率低
UDP协议:用户数据协议
- 将数据,源,目的,封装成数据包
- 每个数据包大小限制在64k内,不适合传输大量数据
- 因无需连接,故是不可靠的
- 发送数据结束时无需释放资源(因为不是面向连接的),速度快
- 举例:发短信
总结
以上只是简单的了解,详情可以看计算机网络,TCP/IP之类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