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在朋友的安利下参加了一个LinkedIn职场咨询的活动(向已经工作多年的职场大咖免费咨询,很不错的活动,推荐大家参加,免费的!), 认识了一个很厉害的谷歌学长Mike,并和他聊了一个小时,期间聊了不少关于职场、求职、中美产品工作内容,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启发
在谷歌做产品经理是种什么体验?
看上去都差不多的用户研究、产品经理、TPM、BA、FA岗位有什么区别?
在校生怎么规划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国内本科生有没有可能去硅谷工作?……
这是小陈同学跟Mike交流之前最大的疑惑,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

Mike是Google Cloud的一个数据分析产品的组长&产品经理,从CMU(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土木系毕业以后,先后在微软、腾讯、亚马逊和谷歌工作,做过用户研究、产品经理、TPM、BA、FA。

用研、BA、FA岗位具体做什么,以及与产品经理的差异

  1. 用户体验分析Customer Research and  User Experience Analyst :腾讯比较知名的经营理念就是“用户为本,科技向善”,所以腾讯内部有好几个中心都是专门做用户研究的。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CDC用户体验设计中心了,用户体验分析师可以理解为internal consulting。工作分成两个部分,一是通过焦点小组,用户访谈,观察法、种子用户研究等面向细分的目标用户群进行user study的方法,为产品团队提供定性的用户研究和交互体验报告,用于产品功能设计和交互体验改进。二是后台数据的用户画像定量分析(用于用户群分析、产品营销)。
  2. BA(Buisness Analyst):数据分析(操作数据,服务数据等内部用户数据)通过分析不同的metric,总结数据趋势。
  3. FA(Financial Analyst):除了数据分析,还会做一些Accounting的账上分析,预测资产负债表的工作。相比产品经理,FA工作内容比较规律,也不能直接参与产品的改进。国内也有比较知名的FA是独立于大公司的,比如金叶宸。
  4. Product Revenue Analyst:相比FA,针对的是具体产品, 结合多个维度的数据分析,通过往回看(分析原因+计算最初预测值和真实数据的出入+更新预测model)+对未来的forecasting,用于指导产品和销售。建立这样的预测分析model需要打通公司内多个部门的数据,这样看来硅谷公司建设数据中台的能力相比国内互联网公司还是更强的。对比Accounting财报分析,Accounting更多是选取常规的指标,整合成财报对外发布,其数据是对外的,且是向后看的。
  5. 硅谷的产品经理(PM)负责规划的产品服务的对象是公司外的客户和用户,不论是toB 还是toC 都有完整的responsibility 。PM是产品的主人,关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需要负责用户痛点,需求分析,功能设计,也要关注后续的推广与运营。这一点和国内一个产品有10多个产品经理,每个人负责一个功能模块还是不太一样的,国外也很少校招生直接做PM,更多还是从tech lead或mkt lead转型过去的。
  6. TPM:技术项目经理。国内外对这个岗位的定义区别挺大的,而且国外的公司各自也会有不同的定义。TPM也负责产品设计,不过面向的产品使用对象更多是内部的员工和leader。谷歌的TPM比较像我在腾讯做后台开发时期leader的职能——在数据中台捞取数据,分析数据,针对目标(合作伙伴、产品团队或者老板)提供一套可视化的dashboard,依据不同的对象提供预警监控。
  7. PM-T(Product Manager - Technical)亚马逊内部除了普通的PM,还有技术型产品经理,负责AWS等产品设计,需要PM有较强的技术背景,在这一点上和国内的腾讯云、阿里云的平台产品经理是相似的。
而在谈到自己如何从土木工程、经历了BA、FA、一直到云产品的TPM时,Mike认为数据分析的能力是一条清晰的主线。数据分析专业本身是近些年才出现的,人才缺口比较大。而数据分析技能比较通用,没有太强的学科背景。于是他选择了数据分析来作为技术型产品工种的跳板。

关于职业选择焦虑

也像很多人一样,我也常常不是很肯定自己目前的职业选择,对于潜在的机会成本有隐隐的危机感,这很正常。

Mike提供了一个看待职业选择问题的崭新视角:

Career is a lifelong journey.
从长期主义和终身学习的角度来考虑我们的职业生涯。时代在变,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仍在加速,我们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更不知道五年后会发生什么,五年前的产品经理跟现在的产品经理工作内容几乎完全不一样,每一天都是船新的,这也是互联网和产品经理的独特魅力所在,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分有一分的欢喜。
初期的选择只要不是特别差,都依然有足够多的时间去探索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Mike在尝试了这么多不同的方向之后,也不敢保证自己现在做的工作或者下一份工作一定就是100%最适合自己的。或许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那么一个『完美』的工作和发展路径。
但从每一份经历中积累以及强化自身最核心的1-3个能力项,在这些能力项上都达到前10%,个人整体的能力就变成了百里挑一甚至是千里挑一了。Mike看似换了不少工作,
从职业选择的焦虑中走出来的过程,也是发现并接纳真正的自我的过程。
上文(点击跳转)有写到:
如果一件事情已经做到优秀发现自己还是不喜欢,能转专业转专业,如果不能转,那就尽早开始实习/蹭课/模拟面试,了解自己喜欢什么的最好方式是just do it。
工作也是一样的,没有完美的工作,戒掉完美主义是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工作里总会有那么20%自己不是特别喜欢的部分,与其逃避这部分,成熟的做法是快速高效的把问题解决。
留意潜在的机会,权衡利弊之后,如果对自己长期发展有利,可以大胆尝试。
借用朋友Yaqi的一句话『毕竟,工作不是生活的“目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持续成长才是人生的目标。』
         

国内本科生有没有可能去硅谷工作?         

这也是一个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出国工作的主要困难不在于求职,而在于工作签证,尤其是美国的工作签证。
读书自带签证。STEM专业(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matical,可以理解为理工科专业)自带三年的学生签证,每年四月抽签H1B,五月出结果,十月转换身份可以进入公司。
如果从国内公司直接出国的话,即使给了offer也存在风险:职位招聘有时间窗口,过了所有面试之后,还要等下一个四月抽签。best case是二月份签了offer,那么四月抽签,中了签到十月份就可以入职了,即使这样也至少要等大半年。worst case 是5月签offer,那至少一年半之后才能去。
最大的问题是H1B还不一定中签,因此对于公司和个人来说,直接从国内的公司跳到国外工作的时间成本和风险都很大。
MBA本身工作签证只有一年,不属于STEM,12个月之后没有办法延期。而有一些特殊MBA:CMU的MBA,Cornell: tech MBA , MIT , 纽约大学,芝加哥,他们的课程里面加了一些的STEM课程,也可以延长至2-3年。
因此Mike的建议是相比传统MBA。选读带有STEM课程的MBA(MSBA或MSF)对海外工作更有利
也可以考虑直接申请研究生,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出国看看。

职场中如何向上沟通?

  1. 在舒适的环境下更容易自信地表达。

  2. 对方怎么反应怎么理解是不受自己控制的。

    所以在不同的条件面向不同的人,还是需要自己去摸索合适的表达方式

  3. 该说的话还是要说。在公司有相应的保护机制。


如何应对职场压力和困难

  1. 扛得住:

    这涉及到了心态和情绪管理,压力每天都有,需要我们有比较强的抗压能力。应对大项目要有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

  2. Problem-Solving :

    好的心态不够,终究还是要治本。

    跳出问题看问题,创新来自问题外。

  3. 规划之后迅速执行。

    只有方案也是不够的,得实践。


对职场弱关系的感想

每个人的路都不太一样,看了再多马云的励志故事也成为不了马云,但是基于大牛们自身实践行之有效的方法,依然会对我们有所启发。而长期来看,即使在互联网行业,建立职场人脉依然对长期的发展依然很有价值。
著名社会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马克·格兰诺维特,根据人与人之间的在情感上的亲密度和交互行为的连接强度,把人际关系分成两种:强关系和弱关系。
强关系,是那种彼此特别要好、知根知底、或者经常联络互动的关系,要么是有血缘之亲,要么就是一起同过窗、一起下过乡、一起扛枪上过战场。强关系主要靠感情来维系。
弱关系大多是点头之交,有时甚至连面都没见过,是在某种社会规则的约束下,偶尔产生链接或者交集的关系。比如同在一个微信群里的网友、飞机上的邻座、不在同一个部门的同事等等。弱关系主要靠契约和共同规则来维系。
从1970年到现在,从美国到中国,不论是格兰诺维特,Facebook数据团队还是国内的脉脉团队都发现:弱关系更有用从未见过面的微信网友,在提供工作机会相关的信息时,比爸爸妈妈、小学老友们提供的信息量和价值更大。这也很好理解,毕竟能够熟悉的朋友数量有限、而他们了解的信息是与自己差不多的。
我们大脑可以掌握的维持人际关系的人数上限只有150人(邓巴系数),但是微信通讯录可以保存5000人,只要不删除这种联系一直都在。
这有什么用呢?一是启发了社区型产品经理,尤其是领英这类职场社交网络。二是多认识一些人,不知道有什么用,可能将来会有用。三是圈子很重要,加入到高质量的圈子,并且成为其中的“关键节点”,就是在升级自己的社会网络。四是朋友圈初衷是分享生活,但其实已经是个经营“人设”的地方。

怎么建立高水平职场人脉(认识大佬)

         

摘录剽悍一只猫的《一年顶十年》书中关于建立高水平人脉的一些方法:
【01】见牛人,会让你见识到很多可能性,思维更加开阔,成长动力更足。这是一个升级认知,构建优质资源网络的好机会。如果你也足够优秀,并且乐意连接有价值的人,你就会成为一个“关键节点”
【02】可以通过下面渠道找到牛人:新媒体平台,比如微信公众号;社群;付费约见平台,比如“在行”,通过他人引荐;自身有了一定名气之后,有些牛人会主动找你。
【03】如果你需要对某个领域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可以考虑短时间内约见多位这个领域的牛人。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方面你可以了解更多门道,少走很多弯路;另一方面,你还可以搭建这一领域的专家网络,以后遇到相关问题找人就容易很多了。
【04】见牛人需要做的准备:第一、提前了解他,比如读他的文章;第二、梳理自己的思路,能够简洁清楚的介绍自己的情况;第三、好好休息,保持充沛的精力。第四、收拾好自己。现在是看“脸”的年代,没有“颜”,有“值”也可以。这里的“值”可以是整洁、不俗等等;第五、带上礼物,重要的不是礼物有多贵,而是它要有价值,可以从用途上入手。
【05】见完牛人之后要做什么?(1)反馈。发信息表示感谢,还可以写一些自己的收获。(2)如果觉得这个牛人很棒,可以把他推荐给其他人。(3)平时遇到好文章,如果觉得对某位牛人有用,可以分享给他。如果他回应以后可以继续,否则停止。(4)特殊的日子里,比如说生日、节日等等,给牛人发专属信息问候。注意“专属”两个字,群发信息还不如不发呢!
【06】同理心体现在换位思考。见牛人的一个忌讳是“着急”。比如说急于求干货,急于要资源,急于做承诺,急于推销自己,却没有给牛人足够的表达时间,牛人可能会感到很崩溃。就像卡内基说过的,每个人都希望有“显要感”。牛人比你厉害,而你却滔滔不绝,这个不合时宜。
【07】不要指望见一两个牛人就能让自己有很大的改变,见牛人这件事儿需要长期做,急不得。
【08】被需要源于价值互换见牛人,平等沟通很重要。把自己的姿态放得过低或者过高都不是什么好事儿。所以不要只是让牛人给你讲,你也可以分享一些可能对他有价值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