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ort java.util.*;

/*
 * public class TreeNode {
 *   int val = 0;
 *   TreeNode left = null;
 *   TreeNode right = null;
 *   public TreeNode(int val) {
 *     this.val = val;
 *   }
 * }
 */

public class Solution {
    /**
     * 代码中的类名、方法名、参数名已经指定,请勿修改,直接返回方法规定的值即可
     *
     *
     * @param root TreeNode类
     * @param k int整型
     * @return int整型
     */
     private int result;
    private int count;
    public int kthLargest (TreeNode root, int k) {
        // write code here
        result = 0;
        count = 0;
        inorderTraversal(root, k);
        return result;
    }

    private void inorderTraversal(TreeNode node, int k) {
        if (node == null) {
            return;
        }

        inorderTraversal(node.right, k);

        count++;
        if (count == k) {
            result = node.val;
            return;
        }

        inorderTraversal(node.left, k);
    }
}

该题考察的主要知识点有:

  1. 二叉搜索树(Binary Search Tree,BST):二叉搜索树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二叉树,其中每个节点的左子树中的所有节点都小于该节点,右子树中的所有节点都大于该节点。这种特性使得二叉搜索树可以方便地进行元素的查找和排序。
  2. 中序遍历(Inorder Traversal):中序遍历是二叉树遍历的一种方式,按照左子树、根节点、右子树的顺序访问节点。对于二叉搜索树来说,中序遍历会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输出节点的值。
  3. 递归(Recursion):在解决二叉树相关问题时,常常会使用递归的方法。递归是一种自我调用的方法,在处理树结构时可以方便地处理子树问题。

代码的解释大纲如下:

  1. 创建一个全局变量 result 用于记录第 k 大的节点值。
  2. 创建一个全局计数器 count 并初始化为 0。
  3. 定义一个递归函数 inorderTraversal,接收当前节点 node 和目标排名 k 作为参数。
  4. 在 inorderTraversal 函数中,先递归遍历右子树,即 inorderTraversal(node.right, k)
  5. 在中序遍历的位置,进行如下操作:将计数器 count 自增 1。如果 count 等于目标排名 k,则将当前节点的值赋给 result 变量,并返回。否则,递归遍历左子树,即 inorderTraversal(node.left, k)。
  6. 在主函数中,调用 inorderTraversal 函数,并传入根节点和目标排名 k,即 inorderTraversal(root, k)
  7. 返回 result 变量作为结果,即第 k 大的牛的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