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历介绍
按照事先约定的某种规则或次序,对节点各访问一次而且仅一次。与向量和列表等线性结构一样,二叉树的这类访问也统称为遍历(traversal)。
二叉树本身并不具有天然的全局次序, 故为实现遍历,需通过在各节点与其孩子之间约定某种局部次序, 间接地定义某种全局次序。
按惯例左兄弟优先于右兄弟, 若记做节点 V ,及其左、右孩子 L 和 R ,则下图所示,局部访问的次序可有 V L R 、 L V R 和 L R V 三种选择。根据节点 V 在其中的访问次序,三种策略也相应地分别称作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 。
可以根据节点 V 次序位置进行记忆,先序遍历中 V 位于前端,中序遍历中 V 位于中间,后序遍历中 V 位于后端。下面说一下各个遍历的迭代式实现。
先序遍历
通过先序遍历操作后,返回结果的顺序如下图所示。 注意下图是最终返回的结果展示顺序,实现方法及流程并非如此。
C++ 实现代码如下:
//从当前节点出发,沿左分支不断深入,直至没有左分支的节点,沿途节点遇到后立即访问 template <typename T, typename VST> //元素类型、操作器 static void visitAlongLeftBranch(BinNodePosi(T) x, VST& visit, Stack<BinNodePosi(T)>& S) { while (x) { visit(x->data); //访问当前节点 S.push(x->rChild); //右孩子入栈暂存(可优化:通过判断,避免空的右孩子入栈) x = x->lChild; //沿左分支深入一层 } } template <typename T, typename VST> //元素类型、操作器 void travPre_I2(BinNodePosi(T) x, VST& visit) { //二叉树先序遍历算法(迭代版) Stack<BinNodePosi(T)> S; //辅助栈 while (true) { visitAlongLeftBranch(x, visit, S); //从当前节点出发,逐批访问 if (S.empty()) break; //直到栈空 x = S.pop(); //弹出下一批的节点 } }
根据上面的代码,举个例子。
上图所示的二叉树遍历,流程描述如下:
1)从节点 a 出发,沿左分支不断深入,直至没有左分支的节点,沿途节点遇到后立即访问。首先 a 的右节点 c 直接进栈,然后访问左节点 b;
2)b 的右节点直接进栈,此时其为空节点,所以空节点进栈,访问 b 的左节点,也为空,直接进行下一步;
3)弹出栈顶空节点,再弹出 c,将 c 的右节点 f 直接进栈,并访问左节点 d;
4)将 d 的右节点 e 直接进栈,并访问左节点 ;
5)d 的左节点为空。接下来弹出栈顶的 e ,并将 e 的右节点(空节点)直接进栈,访问 e 的左节点;
6)e 的左节点为空。接下来弹出栈顶的 f ,并将 f 的右节点(空节点)直接进栈,访问 f 的左节点 g ;
7)将 g 的右节点(空节点)直接进栈, 访问 g 的左节点;
8)g 的左节点为空。弹出g 的右节点(空节点),再弹出 f 的右节点(空节点);
9)栈为空,遍历结束。(其实上述描述的每一次循环都会做一次栈是否为空的检查)
中序遍历
通过中序遍历操作后,返回结果的顺序如下图所示。
同样需注意下图是最终返回的结果展示顺序,实现方法及流程并非如此。
C++ 实现代码如下:
template <typename T> //从当前节点出发,沿左分支不断深入,直至没有左分支的节点 static void goAlongLeftBranch(BinNodePosi(T) x, Stack<BinNodePosi(T)>& S) { while (x) { S.push(x); x = x->lChild; } //当前节点入栈后随即向左侧分支深入,迭代直到无左孩子 } template <typename T, typename VST> //元素类型、操作器 void travIn_I1(BinNodePosi(T) x, VST& visit) { //二叉树中序遍历算法(迭代版) Stack<BinNodePosi(T)> S; //辅助栈 while (true) { goAlongLeftBranch(x, S); //从当前节点出发,逐批入栈 if (S.empty()) break; //直至所有节点处理完毕 x = S.pop(); visit(x->data); //弹出栈顶节点并访问之 x = x->rChild; //转向右子树 } }
根据上面的代码,举个例子。
上图所示的二叉树遍历,流程描述如下:
1)从节点 b 出发, b 进栈 S。沿左分支不断深入,遇到节点则入栈;
2)直至所有左分支节点处理完毕。(此时 S 中从上往下为 a、b);
3)弹出栈 S 顶节点 a 并访问之;
4)转向 a 右子树。到此处截止,为一个循环体操作。接下来对 a 右子树,对其重复循环体类似操作;
5)但这里a 右子树为空,所以继续弹出 b 。转向 b 右子树,对其进行重复循环体类似操作;
6)所以 f、d、c 依次入栈,c 在栈顶。弹出 c ,转向 c 右子树,重复循环体;
7)c 右子树为空。弹出 d ,转向 d 右子树,重复循环体。
8)e 入栈,弹出 e ,转向 c 右子树,重复循环体,c 右子树为空;
9)弹出 f,转向 f 右子树,重复循环体。
10)g 入栈, g 出栈,转向 g 右子树,为空;
11)此时,没有新的节点入栈,栈中也没有其他节点,终止遍历操作。
后序遍历
通过后序遍历操作后,返回结果的顺序如下图所示。
C++ 实现代码如下:
template <typename T> //在以S栈顶节点为根的子树中,找到最高左侧可见叶节点 static void gotoHLVFL(Stack<BinNodePosi(T)>& S) { //沿途所遇节点依次入栈 while (BinNodePosi(T) x = S.top()) //自顶而下,反复检查当前节点(即栈顶) if (HasLChild(*x)) { //尽可能向左 if (HasRChild(*x)) S.push(x->rChild); //若有右孩子,优先入栈 S.push(x->lChild); //然后才转至左孩子 } else //实不得已 S.push(x->rChild); //才向右 S.pop(); //返回之前,弹出栈顶的空节点 } template <typename T, typename VST> void travPost_I(BinNodePosi(T) x, VST& visit) { //二叉树的后序遍历(迭代版) Stack<BinNodePosi(T)> S; //辅助栈 if (x) S.push(x); //根节点入栈 while (!S.empty()) { if (S.top() != x->parent) //若栈顶非当前节点之父(则必为其右兄),此时需 gotoHLVFL(S); //在以其右兄为根之子树中,找到HLVFL(相当于递归深入其中) x = S.pop(); visit(x->data); //弹出栈顶(即前一节点之后继),并访问之 } }
根据上面的代码,举个例子。
1)找到最高左侧可见叶节点 k,若有右子树优先入栈(此处为 j),但优先往左子树方向走(i 入栈);
2)i 的右子树 h 入栈,i 无左子树,所以继续对右子树 h 进行操作;
3)h 的右子树 g 入栈,方向到左子树(b 入栈);
4)b 的右子树 a 入栈,b 无左子树。继续对 a 进行操作,a 无子节点;
5)到此为止,第一次入栈操作结束,此时栈中顶而下依次为 abghijk;
6)接下来弹出栈顶元素 a ,访问之;
7)b 是 a 的父节点,不用进行 入栈操作。弹出栈顶元素 b ,访问之;
8)接下来是 g ,非 b 的父节点,执行入栈操作,按照1~5步骤说的方法,依次将 fedc 入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