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是一种函数式编程语言,特点是允许把函数当成一个实参或返回值,主要思想是想将复杂的运算分解成一系列嵌套的函数,逐层推导,不断渐进,直至完成运算。常用的数组方法就运用了函数式编程的思想。
var arr=[4,1,5,2,3];
arr = arr.sort(function(a,b){
return a>b;
}).filter(function(value,index,array){
return value>2;
});
cosole.log(arr); //[3,4,5] 以下是几种函数式编程的相关技术 1.高阶函数:指那些以函数为形参或者能返回一个函数的函数。例:
function(fn)
{
return function(){
fn.apply(this.arguments);
}
} 2.柯里化:也叫不完全函数,是一种部分求值的技术,能把一个完整的函数调用分解成多次函数调用,每次只传入部分参数,返回一个可以接收剩下参数的函数,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将所有参数传递过去,最后得出结果。 下面的例子中,原本需要传入两个参数的函数,拆成了两步,每次传一个参数,调用的写法也比较奇怪,用了两次圆括号。
function func(name)
{
return function(age)
{
return {name:name,age:age};
};
}
func("strick")(28); //{name:"strick",age:28}; 3.记忆函数:指能够缓存先前计算结果的函数,避免重复执行不必要的复杂计算,是一种用空间换时间的编程技巧。 它有多种写法,例如创建一个缓存对象,每次将计算条件作为对象的属性名,计算结果作为对象的属性值。
下面的代码用于判断某个数是不是质数(质数又叫素数,是指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不能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在每次计算完成后,就将计算结果缓存到函数的自有属性digits内。
function prime(number)
{
if(!prime.digits)
{
prime.digits={};
}
if(prime.digits[number]!==undefined)
{
return prime.digits[number];
}
var isPrime = false;
for(var i =2;i<number;i++)
{
if(number%i == 0)
{
isPrime = false;
break;
}
}
if(i==number)
{
isPrime = true;
}
return(prime.digits[number]=isPrime);
}
prime(87);
prime(17);
console.log(prime.digits[87]); //false
console.log(prime.digits[17]); //true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64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