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默认情况下,在IoC容器启动之后,并不会马上就实例化相应的bean,此时容器仅仅拥有所有对象的BeanDefinition(BeanDefinition:是容器依赖某些工具加载的XML配置信息进行解析和分析,并将分析后的信息编组为相应的BeanDefinition)。只有当getBean()调用时才是有可能触发Bean实例化阶段的活动。

生命周期执行的过程如下:
1) spring对bean进行实例化,默认bean是单例
2) spring对bean进行依赖注入
3) 如果bean实现了BeanNameAware接口,spring将bean的id传给setBeanName()方法
4) 如果bean实现了BeanFactoryAware接口,spring将调用setBeanFactory方法,将BeanFactory实例传进来
5) 如果bean实现了ApplicationContextAware()接口,spring将调用setApplicationContext()方法将应用上下文的引用传入
6) 如果bean实现了BeanPostProcessor接口,spring将调用它们的postProcessBeforeInitialization接口方法
7) 如果bean实现了InitializingBean接口,spring将调用它们的afterPropertiesSet接口方法,类似的如果bean使用了init-method属性声明了初始化方法,改方法也会被调用
8) 如果bean实现了BeanPostProcessor接口,spring将调用它们的postProcessAfterInitialization接口方法
9) 此时bean已经准备就绪,可以被应用程序使用了,他们将一直驻留在应用上下文中,直到该应用上下文被销毁
10) 若bean实现了DisposableBean接口,spring将调用它的distroy()接口方法。同样的,如果bean使用了destroy-method属性声明了销毁方法,则该方法被调用

简单的总结一下这个流程:
1、Bean实例的创建;
2、为Bean实例设置属性;
3、调用Bean初始化方法;
4、应用可以通过IoC容器;
5、当容器关闭时,调用Bean的销毁方法。

上面流程图当中涉及调用很多的方法,可能我们直接去理解和记忆比较困难,其实对于这么一大堆方法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特点对他们进行整理分类,下面提供一种可供大家参考的分类模型:
分类类型 所包含方法
Bean自身的方法 配置文件中的init-method和destroy-method配置的方法、Bean对象自己调用的方法
Bean级生命周期接口方法 BeanNameAware、BeanFactoryAware、InitializingBean、DiposableBean等接口中的方法
容器级生命周期接口方法 InstantiationAwareBeanPostProcessor、BeanPostProcessor等后置处理器实现类中重写的方法
这时回过头再来看这些方***廓上就比较清晰了,记忆的时候我们可通过记忆分类的类型来理解性的记忆所涉及的方法。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不会真的去实现上面说描述的那些接口,那么下面我们就除去那些接口针对bean的单例和非单例来描述下bean的生命周期:

一,单例管理的对象:

1.默认情况下,spring在读取xml文件的时候,先创建BeanDefinition。
2.在创建的对象的时候(先调用构造器),会去调用init-method=".."属性值中所指定的方法。

3.对象在被销毁的时候,会调用destroy-method="..."属性值中所指定的方法。(例如调用container.destroy()方法的时候)

4.lazy-init="true",可以让这个对象在第一次被访问的时候创建。

二,非单例管理的对象:

1.spring读取xml文件的时候,不会创建对象.
2.在每一次访问这个对象的时候,spring容器都会创建这个对象,并且调用init-method=".."属性值中所指定的方法.
3.对象销毁的时候,spring容器不会帮我们调用任何方法,因为是非单例,这个类型的对象有很多个,spring容器一旦把这个对象交给你之后,就不再管理这个对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