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和我一样,每天都想看更多的文章、书、视频。结果微信读书书架上的书几百本,真正读完的不到10本。
买的实体书,《原则》,《未来简史》,都非常漂亮,不舍得翻开。一本书可以看一整年,盖泡面都嫌重。
那到底怎么快速阅读一本书呢?今天推荐两本书,希望能帮助你破解知识焦虑。
-
《深阅读: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作者斋藤孝,专注教育学、沟通论。其他代表作是《学会学习》《阅读的力量》
-
《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果以下内容你都不想看,看书时可以问自己以下的问题:
-
整体上作者想说什么?
-
具体来说,细节说了什么?作者怎么说的?
-
作者说的有道理吗?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
这本书和我有什么关系?
深阅读:信息
读书就像闯入贤者森林,不要在攀爬一棵大树的过程中迷失了,学会在森林中游刃有余地穿行作者斋藤孝认为,读书的三种意义分别是:
-
生活所需,提高职业技能
-
kill time,获得更高级的休息与快乐
-
丰富精神世界。
-
一天读一本书
-
匀速阅读是很低效的阅读方式。不同的书适合用不同的节奏、速度。还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下阅读:有一些可以在咖啡馆,有些则要带上笔记本边读边记笔记,还有一些故事性强,知识点不密集的可以听书。
-
建立习惯。我更愿意称之为建立读书的常态。读书就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我不需要做大量的心理建设才有勇气翻开一本书。
-
转换视角。阅读的过程中,就会明白“世界上还存在这样的想法” 这样一来,就能大概预测该作者下次会使用怎样的转换。而为了确认这一点,就会想读该作者的其他作品。又或者,还可以通过阅读主题相同但作者不同的书。这其实就和《如何阅读一本书》里面讲到的『主题阅读』异曲同工。
-
跳读。看不懂的地方先Mark下来,记录自己的问题,想先看后面的。已经很熟的地方也可以跳着读。
-
边问边读。时刻清醒和持续思考。
-
读书笔记=划重点+书的空白处写笔记+梳理框架+对书的评价。***常常在书的空白处写自己的思考,读书笔记的字数甚至可以超过书本身,他的写作能力也和这有关。
-
第一种输出方式是书评。给书打分的过程自然就需要考虑书中写得不合理的部分,而在论证中自然需要旁征博引,因此可以锻炼我们的怀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
第二种输出方式针对特定的对象进行推荐。试着以将自己的想法向别人说清楚的安利心态进行输出,“我跟你说哦,这本书我觉得不错,好看的地方在与..., 也有一些地方...写的不好的”,或者“怎么跟10岁的小朋友解释黑洞和四维空间?”。其实这已经很接近费曼学习法的本质了
-
第三种方式是面向大量对象:输出带有读后感+引用的书单。我们高中的语文课,老师专门划了前3分钟轮流让同学们介绍一本书,这个过程是一种总结、分享和讨论的良性互动。
-
第四种方式是举办读书会。读书会其实成本没有那么高,2-3个人,约上自己的好友就行了,就算不线下见面,微信读书也可以。
随机波动的一期Podcast里面介绍了他们四个人如何用石墨共享文档一起解读《那不勒斯四部曲》。在一周的规定时间里,四个人互相卯着劲看别人写了多少,最后一共写了两万多字,很深度地讨论了这个交流的过程是相当有趣的。
《如何阅读一本书》
这本书的名气太大了,从1940年火到现在。看来任何时代,大家都有相同的读书焦虑,没时间读,读了记不住,记住了不知道有什么用。这本书的一些比较有趣的观点:
-
读书的目的是求资讯和求理解。弄清楚自己的目的,带着目的去读每一本书是改变读书习惯的第一步。
-
读书要精力分配。不是所有书都值得一读。70%的书略读翻翻目录;20%的书通读;7%的书可以读两遍,一遍读薄,一遍读厚,做笔记;3%的书可以读一辈子。
-
读者和作者的关系:应该像是棒球比赛中投手和捕手的关系,打球的时候,双方要相互揣摩才能打好球。作者在写作的时候会考虑读者的感受,而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揣摩作者的心思。这一点对我写作也有不小启发。
-
读书要带着目的和疑问进行阅读。知乎上就有一个阅读方法是“装瓶子法”,在读书之前先写下30个问题,就像是一个个空的玻璃瓶子一样,读书的过程中逐一解答,就像往瓶子中灌满不同颜色的墨水。但是这个方法对读者的提问水平是个巨大的挑战。
第一层次是基础阅读,这个层次要求很低,一个人只要熟练这个层次的阅读,就摆脱了文盲的状态。其实我们大部分人都处在基础阅读的状态上。
第二层次:检视阅读
如何略读一本书的关键部分并判断值不值得读:-
书名和序言:作者的视角和目的是什么?
-
目录:这本书讲什么?
-
出版者介绍:这本书在出版商看来最重要的卖点是什么?
-
随机翻几页看一看:文笔怎么样?
-
最后几页:没有哪个作者抵挡得住在最后几页总结全书并升华自己感想的诱惑
-
整体上作者想说什么?
-
具体来说,细节说了什么?作者怎么说的?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主要的论点
-
作者说的有道理吗?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逐一用批判性思维去审视上一步看到的论点。
-
这本书和我有什么关系? 如果这本书给了你一些资讯,那这些资讯有没有意义,作者为什么认为这很重要?如果这本书给了你一些知识,那还有什么可以用这个知识解释?这知识还可以用来做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
-
买书之前一定要先知道这是一本什么分类的书。我的做法是:加入微信读书(或豆瓣想读)之前,先用一句话概括内容,并写在书的评价上并分组。读完后来印证这个第一印象并重新评分。此外充分利用书的标题和副标题。
-
使用几句话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
-
各个篇章如何按顺序串成整一本书。
第四个层次:系统读书法(主题阅读、比较阅读)
这是阅读的高段位。挑选一个主题,主力攻读1-2本,挑选7-8本副读。另外,俞军也曾经在书中给出了产品经理读经济学专业书籍的读书技巧:• 看不懂书就多看书评,看别人阅读后的理解一般会简单一些,谷歌、豆瓣和知乎都很好用。• 多搜索书里的概念,从百科、知乎等平台看第三方对这些概念的多视角解读。• 一本书看不懂,就多看几本同类的书,每一本都会让人多懂一点。• 看网上知识就把精华摘要到记事本上,看纸书就在书上圈出重点,特别有价值的内容和自己的思考感悟就随手记下来。结合两本书,针对不同的读物,我们也应该采取不同的策略和读书的心态:
-
读长篇小说:只读关键的scene和人物对话。斋藤孝认为我们读书可以像电影翻拍一样,通过关键对话推进剧情发展,小说中大量的环境描写都只是电影的背景。比如《安娜卡列尼娜》最有意思的scene是安娜与丈夫、安娜与情人的情感戏,这一部分只占全书的1/3。又比如《乱世佳人》感情戏多精彩呀, 小说也是一些关键的对话(郝思嘉与情人们、与女仆等)来推动的。扫一眼背景描写有个意象就可以。
-
读物理学、哲学书、古典名著等大部头『难书』,可以先看后人的精华解读,《上帝掷骰子吗》、《哲学家干什么》、《论语评注》、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等,建立一个基础的认知体系
-
读名人传记。好处是见识一下世界上的一些真实存在的“X-man”,爱迪生、马斯克这种工作狂对一天工作8小时的我们来说不就是X-man吗。
-
读产品书,用检视阅读就好,产品日新月异,成功经验也无法复制,重在实践。
这两本和我有什么关系?总的来说,读书只是诸多知识获取方式中的一种,但是只要为我所用,却也是效率最高的一种。无论是系统阅读法、还是俞军动手搜索概念的建议,都是在说跳出纸张的平面,用更多维、更立体的信息帮助我们更好地跟书籍作者进行对话。本质读书也是需要大量实践的。我自己也很早看了《如何阅读一本书》,但当时只觉得艰深晦涩,直到前不久读了孟岩的文章,才知道其实刨去学术的外衣,这本书的本质其实很简单,技巧也很具有实操性。前面说到阅读的目的和审美是personal的,这一段时间密集的读书给我的启发:
-
读书也是需要密集实践的
-
多读书才能建立阅读审美
-
快读书才能建立阅读自信
- 阅读审美和阅读自信让我更喜欢读书了
慢慢地我也领会到读书的乐趣了。
回到标题,读书要快,大部分书其实不值得花大量时间细读,检视阅读就很有必要了。过程重要的不是一年读100本还是50本,重要的是建立起『读书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