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树形的水系,由 N-1 条河道和 N 个交叉点组成。
我们可以把交叉点看作树中的节点,编号为 1~N,河道则看作树中的无向边。
每条河道都有一个容量,连接 x 与 y 的河道的容量记为 c(x,y)。
河道中单位时间流过的水量不能超过河道的容量。
有一个节点是整个水系的发源地,可以源源不断地流出水,我们称之为源点。
除了源点之外,树中所有度数为 1 的节点都是入海口,可以吸收无限多的水,我们称之为汇点。
也就是说,水系中的水从源点出发,沿着每条河道,最终流向各个汇点。
在整个水系稳定时,每条河道中的水都以单位时间固定的水量流向固定的方向。
除源点和汇点之外,其余各点不贮存水,也就是流入该点的河道水量之和等于从该点流出的河道水量之和。
整个水系的流量就定义为源点单位时间发出的水量。
在流量不超过河道容量的前提下,求哪个点作为源点时,整个水系的流量最大,输出这个最大值。
输入格式
输入第一行包含整数T,表示共有T组测试数据。
每组测试数据,第一行包含整数N。
接下来N-1行,每行包含三个整数x,y,z,表示x,y之间存在河道,且河道容量为z。
节点编号从1开始。
输出格式
每组数据输出一个结果,每个结果占一行。
数据保证结果不超过231−1。
数据范围
N≤2∗105
输入样例:
1
5
1 2 11
1 4 13
3 4 5
4 5 10
输出样例:
26
一眼看到题目,以为是SW求无向图最小割,但是数据太大,而且给的是一棵树。
于是我们可以想到,二次扫描之后换根即可。然后我们记录出来以1节点为根的最大值,然后换根即可。
AC代码:
#pragma GCC optimize(2)
#include<bits/stdc++.h>
//#define int long long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2e5+10,inf=0x3f3f3f3f;
int T,n,deg[N],d[N],f[N],res;
int head[N],nex[N<<1],to[N<<1],w[N<<1],tot;
inline void add(int a,int b,int c){
to[++tot]=b; nex[tot]=head[a]; w[tot]=c; head[a]=tot;
}
inline void init(){
tot=res=0; memset(head,0,sizeof head); memset(deg,0,sizeof deg);
memset(d,0,sizeof d); memset(f,0,sizeof f);
}
void dfs1(int x,int fa){
if(deg[x]==1) d[x]=inf;
for(int i=head[x];i;i=nex[i]){
if(to[i]==fa) continue; dfs1(to[i],x);
d[x]+=min(w[i],d[to[i]]);
}
}
void dfs2(int x,int fa){
for(int i=head[x];i;i=nex[i]){
if(to[i]==fa) continue;
if(deg[to[i]]==1) f[to[i]]=min(w[i],f[x]-w[i]);
else f[to[i]]=d[to[i]]+min(w[i],f[x]-min(d[to[i]],w[i]));
dfs2(to[i],x);
}
}
signed main(){
cin>>T;
while(T--){
cin>>n; init();
for(int i=1,a,b,c;i<n;i++)
scanf("%d %d %d",&a,&b,&c),add(a,b,c),add(b,a,c),deg[a]++,deg[b]++;
dfs1(1,1); f[1]=d[1]; dfs2(1,1);
for(int i=1;i<=n;i++) res=max(res,f[i]);
cout<<res<<endl;
}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