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狗哥,经常混牛客的牛友多少应该对我的ID比较眼熟,毕竟我是个大水狗,天天水贴。

其实狗哥的真实身份是牛客运营工作人员,入行至今已有8年,运营职业生涯历经人人网、好未来等公司。11年秋招找工作时,自己对于找什么工作也是毫无头绪,专业是电子但是学艺不精对于编程也是毫无兴趣,一度想要做快消或者咨询行业。那年十一前来北京借住在亲戚家,顺便准备在北京找工作,期间经常去找大学本科同学玩。在他们学校宿舍,经常听他们聊互联网行业,才开始了解到这个行业的潜力,了解到原来除了干技术还有产品等一些非技术岗位。

狗哥的亲身经历表明,信息的重要性,一线城市在接收新鲜事物和信息方面优势巨大,也意味着更多的的机会。后来,我从网上搜了一下相关信息,发现互联网产品岗位的薪资竟然不低于知名的快消巨头和咨询公司,貌似做的事情也挺合胃口的,就决定赶鸭子上架试一试。


是的,在11年的时候,很少有互联网公司的校招招聘运营岗位,不做技术基本上就做产品了。百度搜索用的都不太溜的我,从网上搜集了大量的帖子,试图通过碎片化的信息组成对于产品岗的完整拼图,并急切的找到一条终南捷径。无奈当时没有牛客网这样的平台,能获得的信息极其有限,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记着当时买了很多书,比如《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用户体验的要素》《启示录》,从零开始准备,写简历,改简历,网申,搜笔经面经,写竞品分析报告… …慢慢的开始对于产品是什么有了一定的了解。

当时最大的挑战就是时间,我是从十一假期即将结束的时候才开始准备,十一后两周内就开始陆续接到笔试面试通知,期间还参与了两家咨询和快消的公司笔试和面试。此后一个月,陆续参加百度、大众点评网、人人网、多米音乐、酷我等公司的校招,以考代学,边学边考。百度到了群面环节就挂掉了,小组里面有几个清华北大的学生,有的人还有很丰富的实习经验,切实感受到了压力。大众点评当年是第一次正式校招,还有一种创业公司的感觉,人人网的非技术岗笔试都一套卷,现场竟然还有人作弊,很好奇他们是从哪里找的资料,让狗哥找可能都找不到。经历了高强度的一个半月的求职,我的秋招也尘埃落定了,最后去了人人网,当时刚上市风头正劲,市值一度成为中文互联网的第四极。当然,选择人人的主要原因是情怀工资高,而且在北京,离老家近些。

回顾求职历程,可谓是真·小马过河,懵懵懂懂的入了坑,现在回头看,可能主要做对了两点:
一是知己知彼,狗哥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岗位要求和任职资格,针对性地制作简历,虽然缺少直接实习经验但是把一些相关的经验“包装”一下,体现出自己与岗位的匹配;
二是带节奏,提前做了两份产品分析报告,通过产品分析报告来引导话题,在自己的地盘上胜算更大些,至少不会没得聊,谁让自己家底太薄。


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了,狗哥不是产品岗怎么又成了运营?
事情是这样的,狗哥在毕业入职人人网后,先是被分配到了项目管理部门,做项目管理(然鹅,一个月后HR打电话问我为啥还不入职无线部门… …事已至此就将错就错了)。做了一个月的项目管理后,因为leader去负责一个新项目,在缺人的情况下,就把我调过去了,又因为项目初期的PM过多,上头要求应届生不能做产品,正好还没有运营,我就从零开始做运营了。正是因为对于这些岗位认识太少,运营做着也还顺手,就没有尝试再去做产品。其他同学要以狗哥为鉴,还是要有比较清晰的规划更好些。


在初期的23个月里,由于运营部门负责人还在招聘,实际上只有我一个运营,一个野生运营像个婴儿一样开始了摸爬滚打。最开始项目连产品都还没有,我就通过人人网公共主页来吸引用户关注,在两个半月的时间内,没有任何资源支持的情况下,积累了近三十万粉丝。没有人指导完全靠自己,这期间是痛苦的也是很宝贵的,给我了一个重要的经验——运营是一个实践先于理论的岗位,有些事情必须要自己趟一遍才能真的理解。后面运营团队组建起来后,可以跟着leader和有经验的同事学习,在先验经验的指导下,进步也更快,走的也更顺利些。

从误入运营坑的小白,到慢慢成为熟手,再到带团队,见证更多小白的成长。特别是这几年在牛客看到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的迷茫,狗哥将自己的经验借助牛客博客分享给想要入坑的小白,希望能帮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