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测观看人数 \(0+0+0=0\)


\(\mathrm{Meet\;in\;the\;middle}\)(简称 \(\rm MITM\)),顾名思义就是在中间相遇。

可以理解为就是起点跑搜索树基本一半的状态,终点也跑搜索树基本一半的状态,最后撞到中间,一种类似双向 DFS 的东西。优化还是不错的awa,减少了差不多一半。

时间复杂度可如下分析:

设向外搜索 \(n\) 层需要的代价为 \(k(n)\)。如果不用 \(\textrm{MITM}\),那么复杂度显然是 \(\mathcal O(k(n))\)

以下提供两种做法:

  • 方法 \(1\):由 \(\rm MITM\) 定义得,从起点搜索到一半的代价为 \(k\left(\dfrac{n}{2}\right)\),从终点搜索到一半的代价也为 \(k\left(\dfrac{n}{2}\right)\),总代价为 \(2\cdot k\left(\dfrac{n}{2}\right)\),省略常数,得时间复杂度 \(\mathcal O\left(k\left(\dfrac{n}{2}\right)\right)\)
  • 方法 \(2\):设搜索树起点与终点为 \(A,B\) 连接 \(B\) 与搜索树左右边缘中点,再连接两个左右边缘中点,将搜索树分为四个面积相等区块,\(\rm MITM\) 仅搜索其中两个区块,得时间复杂度为 \(\mathcal O\left(k\left(\dfrac{n}{2}\right)\right)\)

这种算法吧,对于 \(k(n)=n^2\) 时,朴素算法为 \(n^2\)\(\rm MITM\)\(\left(\dfrac{n}{2}\right)^2=\dfrac{n^2}{4}\),优化了 \(\dfrac{1}{4}\) 复杂度。线性的优化,在数据大时效果明显。但是如果 \(k(n)=2^n\),那么朴素算法为 \(2^n\)\(\rm MITM\)\(2^{\frac{n}{2}}=\sqrt{2^n}\)


显然从一个节点出发进行搜索这题肯定会超时的

对于一个 \(9\) 位数,一共有 \(9\) 种可能的 \(+1\) 操作(每一个数位都可以 \(+1\)),一共有 \(8\) 种可能的交换操作,共 \(17\) 种操作。乘法原理得如果向外搜 \(10\) 层复杂度是 \(17^{10}\)使用某 Windows 常用计算小工具得 \(17^{10}=2015993900449\) 假设计算机 \(1ms\) 运行 \(10^4\) 次操作还是不能 \(1s\) 解决,显然 \(\bold{\rm TLE}\)

告诉起始点来个 \(\rm MITM\) 双向就珂以了,\(17^5=1419857\),就算是 \(1ms\)\(10^2\) 的老爷机跑的差不多才 \(0.1s\)

这题 \(\rm BFS\) 可能会浪费点时间还是 \(\rm DFS\) 好awa

注意用个 \(\rm hash\),别 \(\rm MLE\)

  • 例题2

原题在 \(\rm codevs\) 众所周知 \(\rm codevs\) \(\dots\dots\)

\(n\) 个砝码,现在要称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请问最少需要挑出几个砝码来称?
注意一个砝码最多只能挑一次。

\(1\le n\le 30\)\(1\le m\le 2^{31}\)\(1\le \text{每个砝码的质量}\le 2^{30}\)

看起来像是背包??(

  • 解法 \(1\):暴!力!出!奇!迹!一发爆搜切!掉!!
    记得优化awa

    1. 用后缀和优化
    2. 用读优
    3. 如果当前使用的砝码数 \(\ge\) 当前最优解,\(\rm return\)(最优性剪枝);
    4. 深搜之前按从大到小排序(改变搜索顺序),\(\text{当前总重量}+\text{当前砝码重量}<m\)(最优性剪枝) ,\(\rm return\)
    5. 如果 \(\text{当前总重量}+\text{当前砝码重量}>m\) ,换下一个砝码(可行性剪枝),注意不要 \(\rm return\)

    然后就可以写出代码了:

  • 解法 \(2\):用 \(\rm MITM\),如果后 \(\dfrac{1}{2}\) 发现有 \(=m\) 的就更新答案,这个稳过,不用优化。
    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