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段代码中,hello world 字符串中的每个字符(包括空格)都会被处理。具体来说,代码中的 for 循环遍历字符串 word 的每个字符,并将每个字符的 ASCII 值加 1 后输出。

详细分析:

  1. 字符串 word 的内容

    • word = "hello world",包含 11 个字符,分别是:'h', 'e', 'l', 'l', 'o', ' ', 'w', 'o', 'r', 'l', 'd'
  2. for 循环的执行

    • 循环变量 b 从 0 到 10(共 11 次迭代)。
    • 每次迭代中,word[b] 获取当前索引处的字符,然后 word[b] + 1 将该字符的 ASCII 值加 1。
    • char(word[b] + 1) 将加 1 后的 ASCII 值转换回字符。
    • cout << char(word[b] + 1); 输出该字符。
  3. 每个字符的处理

    • 'h'(ASCII 104)加 1 变为 'i'(ASCII 105)。
    • 'e'(ASCII 101)加 1 变为 'f'(ASCII 102)。
    • 'l'(ASCII 108)加 1 变为 'm'(ASCII 109)。
    • 'o'(ASCII 111)加 1 变为 'p'(ASCII 112)。
    • ' '(ASCII 32)加 1 变为 '!'(ASCII 33)。
    • 'w'(ASCII 119)加 1 变为 'x'(ASCII 120)。
    • 'r'(ASCII 114)加 1 变为 's'(ASCII 115)。
    • 'd'(ASCII 100)加 1 变为 'e'(ASCII 101)。

因此,最终输出的字符串为:"ifmmp!xpsme"

结论:

  • 空格的处理:空格(ASCII 32)加 1 变为 !(ASCII 33),因此空格会被替换为 !
  • 不需要隔开 "hello" 与 "world" 之间的空格:因为代码的设计就是对字符串中的每个字符(包括空格)进行相同的操作(ASCII 值加 1),所以不需要特别隔开空格。

这就是为什么这张图中不用隔开 "hello" 与 "world" 之间的空格的原因。空格作为字符串的一部分,会被正常处理。

假如加上隔开空格 那么需要在迭代中加上一个隔开空格的条件判断

Q2:char与string之间的区别

1 string需要加上string库

2 不可以直接将 string word 变成 char word[11],原因如下:

  1. 初始化方式不同

    • string word = "hello world"; 是使用 C++ 标准库中的 std::string 类型来初始化一个字符串。
    • char word[11] 是一个固定大小的字符数组,需要使用特定的方式来初始化。
  2. 字符串长度

    • "hello world" 实际上有 11 个字符(包括空格)和一个终止字符 \0,总共需要 12 个字符的空间。
    • 因此,char word[11] 的大小不足以容纳 "hello world"(需要 char word[12])。
  3. 代码修改

    • 如果要使用 char 数组,正确的做法是: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char word[12] = "hello world";  // 需要 12 个字符的空间
          for (int b=0; b<11; b++){
              cout << char (word[b] + 1);
          }
          return 0;
      }
      
  4. 功能保持

    • 上述修改保持了原有代码的功能,即输出每个字符的 ASCII 值加 1 后的字符。

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将 char word[11] 修改为 char word[12] 并正确初始化,而不是简单地替换 string word。这样可以确保字符串正确存储和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