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于个人github仓库:https://github.com/forthespada/InterviewGuide
github仓库内有PDF版本下载方式,欢迎各位star、fork~
立志收录计算机校招、社招面试最全面试八股文,无内鬼来点八股文~

51、内存交换中,被换出的进程保存在哪里?

保存在磁盘中,也就是外存中。具有对换功能的操作系统中,通常把磁盘空间分为文件区和对换区两部分。文件区主要用于存放文件,主要追求存储空间的利用率,因此对文件区空间的管理采用离散分配方式;对换区空间只占磁盘空间的小部分,被换出的进程数据就存放在对换区。由于对换的速度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整体速度,因此对换区空间的管理主要追求换入换出速度,因此通常对换区采用连续分配方式(学过文件管理章节后即可理解)。总之,对换区的I/O速度比文件区的更快。

52、在发生内存交换时,有些进程是被优先考虑的?你可以说一说吗?

可优先换出阻塞进程;可换出优先级低的进程;为了防止优先级低的进程在被调入内存后很快又被换出,有的系统还会考虑进程在内存的驻留时间…
(注意: PCB 会常驻内存,不会被换出外存)

53、ASCII、Unicode和UTF-8编码的区别?

ASCII

ASCII 只有127个字符,表示英文字母的大小写、数字和一些符号,但由于其他语言用ASCII 编码表示字节不够,例如:常用中文需要两个字节,且不能和ASCII冲突,中国定制了GB2312编码格式,相同的,其他国家的语言也有属于自己的编码格式

Unicode

由于每个国家的语言都有属于自己的编码格式,在多语言编辑文本中会出现乱码,这样Unicode应运而生,Unicode就是将这些语言统一到一套编码格式中,通常两个字节表示一个字符,而ASCII是一个字节表示一个字符,这样如果你编译的文本是全英文的,用Unicode编码比ASCII编码需要多一倍的存储空间,在存储和传输上就十分不划算

UTF-8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又出现了把Unicode编码转化为“可变长编码”UTF-8编码,UTF-8编码将Unicode字符按数字大小编码为1-6个字节,英文字母被编码成一个字节,常用汉字被编码成三个字节,如果你编译的文本是纯英文的,那么用UTF-8就会非常节省空间,并且ASCII码也是UTF-8的一部分

三者之间的联系

搞清楚了ASCII、Unicode和UTF-8的关系,我们就可以总结一下现在计算机系统通用的字符编码工作方式:

(1) 在计算机内存中,统一使用Unicode编码,当需要保存到硬盘或者需要传输的时候,就转换为UTF-8编码

(2)用记事本编辑的时候,从文件读取的UTF-8字符被转换为Unicode字符到内存里,编辑完成后,保存的时候再把Unicode转换为UTF-8保存到文件。如下图(截取他人图片)

浏览网页的时候,服务器会把动态生成的Unicode内容转换为UTF-8再传输到浏览器:

《字符编码中ASCII、Unicode和UTF-8的区别》:https://www.cnblogs.com/moumoon/p/10988234.html

54、原子操作的是如何实现的

处理器使用基于对缓存加锁或总线加锁的方式来实现多处理器之间的原子操作。首先处理器会自动保证基本的内存操作的原子性。处理器保证从系统内存中读取或者写入一个字节是原子的,意思是当一个处理器读取一个字节时,其他处理器不能访问这个字节的内存地址。Pentium 6和最新的处理器能自动保证单处理器对同一个缓存行里进行16/32/64位的操作是原子的,但是复杂的内存操作处理器是不能自动保证其原子性的,比如跨总线宽度、跨多个缓存行和跨页表的访问。但是,处理器提供总线锁定和缓存锁定两个机制来保证复杂内存操作的原子性。

(1)使用总线锁保证原子性
第一个机制是通过总线锁保证原子性。如果多个处理器同时对共享变量进行读改写操作(i++就是经典的读改写操作),那么共享变量就会被多个处理器同时进行操作,这样读改写操作就不是原子的,操作完之后共享变量的值会和期望的不一致。举个例子,如果i=1,我们进行两次i++操作,我们期望的结果是3,但是有可能结果是2,如图下图所示。

CPU1    CPU2
 i=1     i=1
 i+1     i+1
 i=2     i=2


原因可能是多个处理器同时从各自的缓存中读取变量i,分别进行加1操作,然后分别写入系统内存中。那么,想要保证读改写共享变量的操作是原子的,就必须保证CPU1读改写共享变量的时候,CPU2不能操作缓存了该共享变量内存地址的缓存。

处理器使用总线锁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所谓总线锁就是使用处理器提供的一个LOCK#信号,当一个处理器在总线上输出此信号时,其他处理器的请求将被阻塞住,那么该处理器可以独占共享内存。

(2)使用缓存锁保证原子性
第二个机制是通过缓存锁定来保证原子性。在同一时刻,我们只需保证对某个内存地址的操作是原子性即可,但总线锁定把CPU和内存之间的通信锁住了,这使得锁定期间,其他处理器不能操作其他内存地址的数据,所以总线锁定的开销比较大,目前处理器在某些场合下使用缓存锁定代替总线锁定来进行优化。

频繁使用的内存会缓存在处理器的L1、L2和L3高速缓存里,那么原子操作就可以直接在处理器内部缓存中进行,并不需要声明总线锁,在Pentium 6和目前的处理器中可以使用“缓存锁定”的方式来实现复杂的原子性。所谓“缓存锁定”是指内存区域如果被缓存在处理器的缓存行中,并且在Lock操作期间被锁定,那么当它执行锁操作回写到内存时,处理器不在总线上声言LOCK#信号,而是修改内部的内存地址,并允许它的缓存一致性机制来保证操作的原子性,因为缓存一致性机制会阻止同时修改由两个以上处理器缓存的内存区域数据,当其他处理器回写已被锁定的缓存行的数据时,会使缓存行无效,在如上图所示的例子中,当CPU1修改缓存行中的i时使用了缓存锁定,那么CPU2就不能使用同时缓存i的缓存行。

但是有两种情况下处理器不会使用缓存锁定。
第一种情况是:当操作的数据不能被缓存在处理器内部,或操作的数据跨多个缓存行(cache line)时,则处理器会调用总线锁定。
第二种情况是:有些处理器不支持缓存锁定。对于Intel 486和Pentium处理器,就算锁定的内存区域在处理器的缓存行中也会调用总线锁定。

《原子操作的实现原理》:https://blog.csdn.net/zxx901221/article/details/83033998

55、内存交换你知道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吗?

  1. 交换需要备份存储,通常是快速磁盘,它必须足够大,并且提供对这些内存映像的直接访问。
  2. 为了有效使用CPU,需要每个进程的执行时间比交换时间长,而影响交换时间的主要是转移时间,转移时间与所交换的空间内存成正比。
  3. 如果换出进程,比如确保该进程的内存空间成正比。
  4. 交换空间通常作为磁盘的一整块,且独立于文件系统,因此使用就可能很快。
  5. 交换通常在有许多进程运行且内存空间吃紧时开始启动,而系统负荷降低就暂停。
  6. 普通交换使用不多,但交换的策略的某些变种在许多系统中(如UNIX系统)仍然发挥作用。

56、系统并发和并行,分得清吗?

并发是指宏观上在一段时间内能同时运行多个程序,而并行则指同一时刻能运行多个指令。

并行需要硬件支持,如多流水线、多核处理器或者分布式计算系统。

操作系统通过引入进程和线程,使得程序能够并发运行。

57、可能是最全的页面置换算法总结了

1、最佳置换法(OPT)
1、最佳置换法(OPT)

最佳置换算法(OPT,Optimal) :每次选择淘汰的页面将是以后永不使用,或者在最长时间内不再被访问的页面,这样可以保证最低的缺页率。
图片说明
最佳置换算法可以保证最低的缺页率,但实际上,只有在进程执行的过程中才能知道接下来会访问到的是哪个页面。操作系统无法提前预判页面访问序列。因此,最佳置换算法是无法实现的

2、先进先出置换算法(FIFO)

先进先出置换算法(FIFO) :每次选择淘汰的页面是最早进入内存的页面
实现方法:把调入内存的页面根据调入的先后顺序排成一个队列,需要换出页面时选择队头页面队列的最大长度取决于系统为进程分配了多少个内存块。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异常—当为进程分配的物理块数增大时,缺页次数不减反增的异常现象。

只有FIFO算***产生Belady异常,而LRU和OPT算法永远不会出现Belady异常。另外,FIFO算法虽然实现简单,但是该算法与进程实际运行时的规律不适应,因为先进入的页面也有可能最经常被访问。因此,算法性能差

FIFO的性能较差,因为较早调入的页往往是经常被访问的页,这些页在FIFO算法下被反复调入和调出,并且有Belady现象。所谓Belady现象是指:采用FIFO算法时,如果对—个进程未分配它所要求的全部页面,有时就会出现分配的页面数增多但缺页率反而提高的异常现象。

3、最近最久未使用置换算法(LRU)

最近最久未使用置换算法(LRU,least recently used) :每次淘汰的页面是最近最久未使用的页面
实现方法:赋予每个页面对应的页表项中,用访问字段记录该页面自.上次被访问以来所经历的时间t(该算法的实现需要专门的硬件支持,虽然算法性能好,但是实现困难,开销大)。当需要淘汰一个页面时,选择现有页面中t值最大的,即最近最久未使用的页面。

LRU性能较好,但需要寄存器和栈的硬件支持。LRU是堆栈类算法,理论上可以证明,堆栈类算法不可能出现Belady异常。

图片说明
在手动做题时,若需要淘汰页面,可以逆向检查此时在内存中的几个页面号。在逆向扫描过程中最后一个出现的页号就是要淘汰的页面。

4、时钟置换算法(CLOCK)

最佳置换算法性OPT能最好,但无法实现;先进先出置换算法实现简单,但算法性能差;最近最久未使用置换算法性能好,是最接近OPT算法性能的,但是实现起来需要专门的硬件支持,算法开销大。

所以操作系统的设计者尝试了很多算法,试图用比较小的开销接近LRU的性能,这类算法都是CLOCK算法的变体,因为算法要循环扫描缓冲区像时钟一样转动。所以叫clock算法。

时钟置换算法是一种性能和开销较均衡的算法,又称CLOCK算法,或最近未用算法(NRU,Not Recently Used)

简单的CLOCK算法实现方法:为每个页面设置一个访问位,再将内存中的页面都通过链接指针链接成一个循环队列。当某页被访问时,其访问位置为1。当需要淘汰-一个页面时,只需检查页的访问位。如果是0,就选择该页换出;如果是1,则将它置为0,暂不换出,继续检查下一个页面,若第- - ~轮扫描中所有页面都是1,则将这些页面的访问位依次置为0后,再进行第二轮扫描(第二轮扫描中一定会有访问位为0的页面,因此简单的CLOCK算法选择–个淘汰页面最多会经过两轮扫描)

图片说明

5、改进型的时钟置换算法

简单的时钟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