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 异常
二、编译时异常和运行时异常
三、Java异常处理的方式
四、try-catch-finally的使用
五、throws的使用
一、异常
为什么用异常?
过多的if-else分支会导致程序的代码加长、臃肿, 可读性差。因此采用异常处理机制。
- 异常:在Java语言中,将程序执行中发生的不正常情况称为“异常”。(开发过程中的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不是异常)
Java程序在执行过程中所发生的异常事件可分为两类:
- Error:Java虚拟机无法解决的严重问题。如:JVM系统内部错误、资源耗尽等严重情况。比如:StackOverflowError和OOM。一般不编写针对性的代码进行处理
- Exception: 其它因编程错误或偶然的外在因素导致的一般性问题,可以使用针对性的代码进行处理。例如:
空指针访问
试图读取不存在的文件
网络连接中断
数组角标越界
二、编译时异常和运行时异常
1.运行时异常
- 是指编译器不要求强制处置的异常。一般是指编程时的逻辑错误,是程序员应该积极避免其出现的异常。java.lang.RuntimeException类及它的子类都是运行时异常。
- 对于这类异常,可以不作处理,因为这类异常很普遍,若全处理可能会对程序的可读性和运行效率产生影响。
2.编译时异常
- 是指编译器要求必须处置的异常。即程序在运行时由于外界因素造成的一般性异常。编译器要求Java程序必须捕获或声明所有编译时异常。
- 对于这类异常,如果程序不处理,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Java异常处理
- Java采用的异常处理机制,是将异常处理的程序代码集中在一起,
- 与正常的程序代码分开,使得程序简洁、优雅,并易于维护。
三、Java异常处理的方式:
- 方式一:try-catch-finally
- 方式二:throws + 异常类型
异常处理:抓抛模型
-
过程一:“抛”,程序在正常执行过程中,一旦出现异常,就会在异常代码处生成一个对应异常类的对象。并将此对象抛出,一旦抛出对象以后,其后的代码就不再执行。
关于异常对象的产生:
①系统自动生成的异常对象
②手抛异常:手动的生成一个异常对象,并抛出(throws) -
过程二:“抓”,异常处理的方式:
1、try-catch-finally 2、throws
四、try-catch-finally的使用
- try-catch-finally的使用(雷同switch case)可嵌套
try{
可能出现异常的代码
}catch(异常类型1,e){
处理异常
}catch(异常类型1,e){
处理异常
}catch(异常类型1,e){
处理异常
}
......
finaly{
一定会执行的代码
}
说明:
- 1、finally是可选的(雷同switch case中的default)
- 2、使用try将可能出现异常代码包装起来,在执行过程中,一旦出现异常,就会生成一个对应异常类的对象的类型,去catch进行匹配(雷同switch case)
找到catch在里面进行完跳出,有finally进入,没有就算了! - 3、catch中异常类型中子类在父类上面(子类东西多)
- 4、常用的异常对象处理的方式:①String getMessage() ②printStackTrace()
- 5、在try结构中声明的变量(局部变量)
- 6、try-catch-finally将编译出现的异常延迟到运行时
finally使用:
- 1、可选的
- 2、finally一定会被执行,即使catch中又出现异常,try有return,catch有return
- 、数据库连接、输入输出流、网络编程Socket等资源,JVM是不能自动回收的,我们需要手动进行资源的释放,此时的释放,就需要声明在finally中
五、throws的使用
- 异常的处理方式二:throws + 异常类型
注意:写在方法的声明处
- try-catch-finally:将异常给处理了
- throws将异常抛给了方法的调用者,没有处理
自定义异常类:
- 1.继承于现有的异常结构:RuntimeException
- 2.提供全局常量:serialVersionU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