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在求职时,都看过这样的要求:
- 精通 TCP/IP,熟练使用 Socket 进行网路编程
面试中也会经常被问到:TCP/IP 协议是什么、三次握手四次挥手等问题。
TCP/IP 为什么这么重要?TCP/IP 协议是互联网的基石,作者鲍勃·卡恩和文顿·格雷被并成为“互联网之父”,30 多年过去了,它仍然是全球互联网得以稳定运行的保证。不管你是做开发、运维还是信息安全的,TCP/IP 协议都是你绕不过去的一环,程序员需要像学会看书写字一样,学会这个技能。
今天小编分享一份 TCP/IP 的学习资料。
本书最新版进行了扩充,以体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全书含有七大部分共30章和7个附录:第一部分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和基础底层技术:第二部分介绍网络层协议:第三部分介绍运输层协议:第四部分介绍应用层协议:第五部分介绍下一代协议,甲IPv6协议:第六部分介绍网络安全问题;第七部分给出了7个附录。每章的最后都有实践安排,其中的第
第一部分 引言和底层技术
由于篇幅限制小编只把部分知识点截图出来粗略的介绍!有需要的程序猿(媛)可以帮忙转发+关注,添加VX【msbjy2019】即可获取哦
第1章 引言 3
1.1 发展简史 3
- 1.1.1 ARPANET 3
- 1.1.2 因特网的诞生 4
- 1.1.3 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CP/IP) 4
- 1.1.4 MILNET 4
- 1.1.5 CSNET 5
- 1.1.6 NSFNET 5
- 1.1.7 ANSNET 5
- 1.1.8 今日的因特网 5
- 1.1.9 主干ISP 6
- 1.1.10 地区ISP 6
- 1.1.11 本地ISP 6
- 1.1.12 大事记 7
- 1.1.13 因特网的发展 7
1.2 协议和标准 7
- 1.2.1 协议 7
- 1.2.2 标准 8
1.3 标准化组织 8
- 1.3.1 标准创建委员会 9
- 1.3.2 论坛 10
- 1.3.3 管理机构 10
1.4 因特网标准 10
- 1.4.1 成熟度 11
- 1.4.2 需求级别 11
1.5 因特网的管理机构 12
- 1.5.1 因特网协会(ISOC) 13
- 1.5.2 因特网体系结构研究委员会(IAB) 13
- 1.5.3 因特网工程部(IETF) 13
- 1.5.4 因特网研究部(IRTF) 13
- 1.5.5 因特网赋号管理局和因特网名字与号码指派公司 14
- 1.5.6 网络信息中心(NIC) 14
1.6 深入阅读 14
- 1.6.1 书籍和论文 14
- 1.6.2 网站 14
1.7 重要术语 14
1.8 本章小结 15
第2章 OSI模型和TCP/IP协议族 17
2.1 协议分层 17
- 2.1.1 分层结构 18
- 2.1.2 服务 18
2.2 OSI模型 19
- 2.2.1 分层的体系结构 19
- 2.2.2 层与层之间的通信 20
- 2.2.3 封装 21
- 2.2.4 OSI模型中的各层 21
- 2.2.5 OSI各层小结 24
2.3 TCP/IP协议族 25
- 2.3.1 OSI和TCP/IP协议族的比较 25
- 2.3.2 TCP/IP协议族的分层 26
2.4 编址 30
- 2.4.1 物理地址 31
- 2.4.2 逻辑地址 32
2.5 深入阅读 35
- 2.5.1 参考书 35
- 2.5.2 RFC 35
2.6 重要术语 35
2.7 本章小结 36
第3章 底层技术 39
3.1 有线局域网 39
- 3.1.1 IEEE标准 40
- 3.1.2 帧格式 40
- 3.1.3 编址 42
- 3.1.4 以太网的发展历程 43
- 3.1.5 标准以太网 43
- 3.1.6 快速以太网 47
- 3.1.7 吉比特以太网 48
- 3.1.8 10G以太网 49
3.2 无线局域网 50
- 3.2.1 IEEE 802.11 50
- 3.2.2 编址机制 55
- 3.2.3 蓝牙 57
3.3 点到点广域网 59
- 3.3.1 56K调制解调器 59
- 3.3.2 DSL技术 60
- 3.3.3 电缆调制解调器 61
- 3.3.4 T线 63
- 3.3.5 SONET 64
- 3.3.6 PPP 64
3.4 交换广域网 65
- 3.4.1 X.25 65
- 3.4.2 帧中继 66
- 3.4.3 ATM 66
3.5 连接设备 70
- 3.5.1 转发器 70
- 3.5.2 网桥 71
- 3.5.3 路由器 73
3.6 深入阅读 74
3.7 重要术语 74
3.8 本章小结 75
第二部分 网 络 层
由于篇幅限制小编只把部分知识点截图出来粗略的介绍!有需要的程序猿(媛)可以帮忙转发+关注,添加VX【msbjy2019】即可获取哦
第4章 网络层简介 81
4.1 简介 81
4.2 交换 82
- 4.2.1 电路交换 82
- 4.2.2 分组交换 83
4.3 网络层的分组交换 83
- 4.3.1 无连接服务 83
- 4.3.2 面向连接的服务 85
4.4 网络层的服务 88
- 4.4.1 一个例子 89
- 4.4.2 逻辑编址 90
- 4.4.3 源计算机提供的服务 90
- 4.4.4 各路由器提供的服务 91
- 4.4.5 目的计算机提供的服务 92
4.5 其他与网络层相关的问题 93
- 4.5.1 差错控制 93
- 4.5.2 流量控制 94
- 4.5.3 拥塞控制 94
4.6 进一步阅读 96
4.7 重要术语 96
4.8 本章小结 96
第5章 IPv4地址 98
5.1 引言 98
- 5.1.1 地址空间 99
- 5.1.2 记法 99
- 5.1.3 地址段 101
- 5.1.4 运算 101
5.2 分类编址 104
- 5.2.1 分类 104
- 5.2.2 地址类和地址块 106
- 5.2.3 两级编址 107
- 5.2.4 一个例子 110
- 5.2.5 三级编址:子网划分 112
- 5.2.6 构造超网 114
5.3 无分类编址 115
- 5.3.1 可变长度地址块 116
- 5.3.2 两级编址 116
- 5.3.3 地址块的分配 120
- 5.3.4 子网划分 121
5.4 特殊地址 125
- 5.4.1 特殊地址块 125
- 5.4.2 每个地址块中的特殊地址 126
5.5 NAT 127
- 5.5.1 地址转换 127
- 5.5.2 转换表 128
5.6 深入阅读 129
- 5.6.1 参考书 129
- 5.6.2 RFC 130
5.7 重要术语 130
5.8 本章小结 130
第6章 IP分组的交付和转发 135
6.1 交付 135
- 6.1.1 直接交付 135
- 6.1.2 间接交付 136
6.2 转发 136
- 6.2.1 基于目的地址的转发 136
- 6.2.2 基于标记的转发 148
6.3 路由器的结构 150
- 6.3.1 构件 150
6.4 深入阅读 153
- 6.4.1 参考书 153
- 6.4.2 RFC 153
6.5 重要术语 153
6.6 本章小结 153
第7章 网际协议版本4(IPv4) 156
7.1 引言 156
7.2 数据报 157
7.3 分片 161
- 7.3.1 最大传送单元(MTU) 161
- 7.3.2 与分片有关的字段 162
7.4 选项 165
- 7.4.1 格式 165
- 7.4.2 选项类型 166
7.5 检验和 171
- 7.5.1 在发送端计算检验和 172
- 7.5.2 在接收端计算检验和 172
- 7.5.3 IP分组中的检验和 173
7.6 IP在ATM上运行 174
- 7.6.1 ATM广域网 174
- 7.6.2 信元的路由选择 175
7.7 安全性 176
- 7.7.1 安全问题 176
- 7.7.2 IPSec 176
7.8 IP软件包 177
- 7.8.1 首部添加模块 178
- 7.8.2 处理模块 178
- 7.8.3 队列 179
- 7.8.4 路由表 179
- 7.8.5 转发模块 179
- 7.8.6 MTU表 179
- 7.8.7 分片模块 180
- 7.8.8 重装表 181
- 7.8.9 重装模块 181
7.9 深入阅读 182
- 7.9.1 参考书 182
- 7.9.2 RFC 182
7.10 重要术语 182
7.11 本章小结 183
第8章 地址解析协议(ARP) 186
8.1 地址映射 186
- 8.1.1 静态映射 187
- 8.1.2 动态映射 187
8.2 ARP协议 187
- 8.2.1 分组格式 189
- 8.2.2 封装 190
- 8.2.3 操作 190
- 8.2.4 代理ARP 192
8.3 ATMARP 193
- 8.3.1 分组格式 193
- 8.3.2 ATMARP的操作 194
- 8.3.3 逻辑IP子网(LIS) 197
8.4 ARP软件包 197
- 8.4.1 高速缓存表 198
- 8.4.2 队列 199
- 8.4.3 输出模块 199
- 8.4.4 输入模块 200
- 8.4.5 高速缓存控制模块 201
- 8.4.6 更多的例子 203
8.5 深入阅读 204
- 8.5.1 参考书 204
- 8.5.2 RFC 205
8.6 重要术语 205
8.7 本章小结 205
第9章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207
9.1 引言 207
9.2 报文 208
- 9.2.1 报文格式 208
- 9.2.2 差错报告报文 209
- 9.2.3 查询 214
- 9.2.4 检验和 216
9.3 排错工具 217
- 9.3.1 ping 217
- 9.3.2 traceroute 219
9.4 ICMP软件包 221
- 9.4.1 输入模块 222
- 9.4.2 输出模块 222
9.5 深入阅读 223
- 9.5.1 参考书 223
- 9.5.2 RFC 224
9.6 重要术语 224
9.7 本章小结 224
第10章 移动IP 227
10.1 编址 227
- 10.1.1 固定主机 227
- 10.1.2 移动主机 228
10.2 代理 228
- 10.2.1 归属代理 229
- 10.2.2 外地代理 229
10.3 三个阶段 229
- 10.3.1 代理发现 230
- 10.3.2 登记 231
- 10.3.3 数据传送 233
10.4 移动IP的低效率 234
- 10.4.1 两次穿越 234
- 10.4.2 三角路由选择 235
- 10.4.3 解决方法 235
10.5 深入阅读 235
- 10.5.1 参考书 235
- 10.5.2 RFC 236
10.6 重要术语 236
10.7 本章小结 236
第11章 单播路由选择协议(RIP、OSPF和BGP) 238
11.1 引言 238
- 11.1.1 代价或度量 239
- 11.1.2 静态路由表还是动态路由表 239
- 11.1.3 路由选择协议 239
11.2 域内和域间路由选择 239
11.3 距离向量路由选择 240
- 11.3.1 Bellman-Ford算法 241
- 11.3.2 距离向量路由选择算法 242
- 11.3.3 计数到无穷大 246
11.4 RIP 248
- 11.4.1 RIP的报文格式 249
- 11.4.2 请求和响应 250
- 11.4.3 RIP的计时器 251
- 11.4.4 RIP版本2 252
- 11.4.5 封装 253
11.5 链路状态路由选择 253
- 11.5.1 构造路由表 254
11.6 OSPF 257
- 11.6.1 区域 257
- 11.6.2 度量 258
- 11.6.3 链路的类型 258
- 11.6.4 图形表示法 260
- 11.6.5 OSPF分组 260
- 11.6.6 链路状态更新分组 261
- 11.6.7 其他分组 268
- 11.6.8 封装 270
- 11.7 路径向量路由选择 270
- 11.7.1 可达性 271
- 11.7.2 路由表 272
11.8 BGP 273
- 11.8.1 自治系统的类型 273
- 11.8.2 路径属性 274
- 11.8.3 BGP会话 274
- 11.8.4 外部BGP和内部BGP 274
- 11.8.5 分组的类型 275
- 11.8.6 分组格式 275
- 11.8.7 封装 278
11.9 深入阅读 278
- 11.9.1 参考书 278
- 11.9.2 RFC 278
11.10 重要术语 279
11.11 本章小结 279
第12章 多播和多播路由选择协议 283
12.1 引言 283
- 12.1.1 单播 284
- 12.1.2 多肉 284
- 12.1.3 广播 286
12.2 多播地址 286
- 12.2.1 IPv4中的多播地址 286
- 12.2.2 选择多播地址 289
- 12.2.3 数据链路层多播分组的交付 289
12.3 IGMP 291
- 12.3.1 组管理 291
- 12.3.2 IGMP报文 292
- 12.3.3 在主机上应用IGMP协议 294
- 12.3.4 IGMP协议应用于路由器 297
- 12.3.5 IGMP在转发中的作用 299
- 12.3.6 变量和计时器 300
- 12.3.7 封装 301
- 12.3.8 与老版本之间的兼容 301
12.4 多播路由选择 301
- 12.4.1 最佳路由选择:最短路径树 302
12.5 路由选择协议 304
- 12.5.1 多播链路状态路由选择:MOSPF 304
- 12.5.2 多播距离向量路由选择 305
- 12.5.3 DVMRP 309
- 12.5.4 CBT 309
- 12.5.5 PIM 311
12.6 MBONE 311
12.7 深入阅读 312
- 12.7.1 参考书 312
- 12.7.2 RFC 312
12.8 重要术语 313
12.9 本章小结 313
第三部分 运 输 层
由于篇幅限制小编只把部分知识点截图出来粗略的介绍!有需要的程序猿(媛)可以帮忙转发+关注,添加VX【msbjy2019】即可获取哦
第13章 运输层简介 319
- 13.1 运输层服务 319
- 13.1.1 进程到进程的通信 319
- 13.1.2 编址:端口号 320
- 13.1.3 封装和解封 322
- 13.1.4 复用和分用 323
- 13.1.5 流量控制 323
- 13.1.6 差错控制 325
- 13.1.7 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的组合 326
- 13.1.8 拥塞控制 327
- 13.1.9 无连接的和面向连接的服务 328
13.2 运输层协议 331
- 13.2.1 简单协议 331
- 13.2.2 停止等待协议 333
- 13.2.3 返回N协议 336
- 13.2.4 选择重传协议 342
- 13.2.5 双向协议:捎带 347
13.3 深入阅读 348
13.4 重要术语 348
13.5 本章小结 349
第14章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352
14.1 引言 352
14.2 用户数据报 353
14.3 UDP服务 354
- 14.3.1 进程到进程的通信 355
- 14.3.2 无连接服务 355
- 14.3.3 流量控制 355
- 14.3.4 差错控制 356
- 14.3.5 拥塞控制 357
- 14.3.6 封装和解封 357
- 14.3.7 排队 358
- 14.3.8 复用和分用 359
- 14.3.9 UDP与简单协议的比较 360
14.4 UDP的应用 360
- 14.4.1 UDP的特点 360
- 14.4.2 典型应用 362
14.5 UDP软件包 362
- 14.5.1 控制块表 362
- 14.5.2 输入队列 362
- 14.5.3 控制块模块 363
- 14.5.4 输入模块 363
- 14.5.5 输出模块 364
- 14.5.6 举例 364
14.6 深入阅读 366
- 14.6.1 参考书 366
- 14.6.2 RFC 366
14.7 重要术语 366
14.8 本章小结 366
由于篇幅限制小编只把部分知识点截图出来粗略的介绍!有需要的程序猿(媛)可以帮忙转发+关注,添加VX【msbjy2019】即可获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