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一段是来自于网络,侵删。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9033564/answer/1213853363

突如其来的学习欲望都是骗人的!都是大脑在耍流氓!!!

这种学习欲望,我有过无数次,被骗得不要太惨。

自习时想摸鱼,看到同桌认真的侧脸,我顿时把拿出来的手机又放了回去;
赖床不想起,想到学霸那句淡淡的“我每天都5点整起床”,我一个咸鱼打挺坐了起来;
复习时偷懒,脑中浮现那个 ta 的笑颜,立刻翻开书,心想“嗯考第一 ta 就能注意到我了“。

很励志吧?然鹅,后来呢?

我认真自习了一次,之后对同桌已无感,于是心安理得地摸鱼;
我尝试早起了一周,极其不适应,不得不补觉,好几天还起晚了;
我仔细考虑之后,发现考第一实在力所不能及,所以安慰自己“没关系 ta 一定会注意到你的美貌”。

发现了么?

这种天上掉下来的学习欲望,似乎总是很不稳定、无法持久、只对某一种学习有效。

为什么呢?

结论先行:因为这些动力,多半都是外在动力 (extrinsic motivation)

/01/ 外在动力的 bug

我们都知道,欲望或者动力,分为内在(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在(extrinsic motivation)两种。

外在动力,就是自己以外的外界好处、或者压力(废话)。

比如:我同桌认真的侧脸、学霸的耀眼光环、抱得美男归的幻想。

你可能会想跳起来喷我,因为你觉得这些动力,听起来很有用啊!那个谁谁就是这么激励自己、考上北大的!

我没说它没用!没说它没用!

我只是想友情提醒你一下:外在动力有它的硬伤,你得弄清楚它什么时候是鸡血、什么时候是鸡肋

下面这个实验的故事,也许能刷新你对外在动力的认识。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叫邓克尔的蜡烛问题:参与者需要把下图的蜡烛固定在墙上,并使蜡不滴到桌子上。

解决方式很简单。就是要 think outside the box 啊、打破思维定势啊、摆脱认知偏见啊,用上看起来没用的钉子:

但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 Glucksberg 把这个问题改了一下,直接跟万能的钱挂上了钩[1]按照解决问题的速度,发!钱!

Glucksberg 告诉第一组:你们最快解出的人,能拿 20 刀;排前 25% 的人,能拿 5 刀。(我用通货膨胀的网站换算了一下,当时的 20 刀,约摸是现在的 1200 软妹币。)

第二组没有任何奖励。

正常人(比如我)都会觉得,发钱的那一组肯定更快啊,钱是万能的嘛。

可是研究结果却是相!反!

发钱组比没钱组,平均慢了三分半钟

好吧,所以结论就是:外在动力没用?

没那么简单。

闲不住的 Glucksberg 又把这个问题改了一下(跟蜡烛较上真),但原图中的钉子被捞出来了:

参与者的脑袋顿时转过弯了,动脑问题一下变成动手问题了,解决能力也立刻飞升了。

奇怪的是,在这个情况下,发钱组比没钱组快

Exo me 刚才不是慢了吗?

太绕了太绕了。

我来翻译一下死磕蜡烛实验的结论吧

做可常规化、重复的事儿时,钱(外部动力)能让你更有动力;
需要发散思维、动脑的事儿时,钱(外部动力)会拖你后腿。

用例子再翻译一下:

抄写单词这种简单粗暴的事情,给我越多钱,我越愿意抄;
阅读思考这种烧脑、且没有标准答案的事儿,钱一点作用也没有,甚至会产生负面效果。

所以外在动力的 bug 就在于:它能推动的学习类型和持久度,很局限。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也许不是因为钱万能,而是因为钱,只能推动“推磨”这种简单粗暴的事。

这种现象还引出了更多的实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有关德西效应/过度辩证(Overjustification Effect)的实验;还有 Daniel Pink 的 TED 演讲,里面有更多的例子,且本人很逗比,强力推荐。

/02/ 内在动力的香

我首次发现内在动力,是在大学的迷茫期。

以前作业都有规范:做几题、做哪几题、啥时候交;
大学却不同:你得自主思考、自觉拓展、自行取舍。

我一下懵了。

明明是自己选的专业,却学什么都找不到动力,大一全年都在混。

直到大二。

误打误撞,找到了(后来才知道的)内在动力,我的学习一下炸了,而且连炸几年、直至今天:

每天高效学习 10 小时;
考研面试拿奖学金;
毕业成绩全级第一;
... ...

怎么找到自己的内在动力呢?

心理学家送上三件法宝- MAP

M- Mastery | 精通感
A- Autonomy | 自主性
P- Purpose | 人生目的

Mastery | 精通感

一步一个脚印,你回头看看脚印,就不会想停下脚步。

我常给我的钢琴学生灌输这句鸡汤。

我会录下学生第一次弹曲子的糗样,一周后拿出来给他们对照,然后... ...

所有学生都续课了。

学习也可以建立这种一阶一阶的进步感

比如说,一个知识点学完了,就可以尝试给自己或别人阐述一遍,(说白了就是费曼学习法),这会给你“get 到新知识”的进步感,推动你更想学。

再比如说,学习计划中,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进度条,提醒自己每天都收获了什么,进步了多少。

我的读书进度条,一格=一章

Autonomy | 自主性

谷歌的码农,每周有“20% 自主时间”,可以去做任何自己想做的项目。

完全的自主权。

这条政策曾让员工嗨到不行,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这不是加班,而是创业”。

谷歌很多成功的产品,都是从这个“20% 自主时间”的项目发展而来的。

同理,没有自主性的学习,只会越学越不想学;

反过来,把学习和自主性结合起来,强劲的掌控感会让你欲罢不能地学习。
这里有一个iOS交流圈:891 488 181 可以来了解,分享BAT,阿里面试题、面试经验,讨论技术,裙里资料直接下载就行, 大家一起交流学习!一起互相探讨问题!

自己设计学习计划
自己选择学习进度
自己调整学习方式
... ...

给不情愿又无法拒绝的学习,嵌入一些掌控感,你可能会发现新能源哦。

Purpose | 人生目的

有一个肯尼迪在 NASA 的梗,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

肯尼迪总统 1961 年视察 NASA 航天中心的时候,遇到看门的大爷,就问他是做什么工作的。
答:我帮着送人上月球啊。

你我的人生目的,可能没有上月球那么宏大,

但是健身可以是为了生活质量、为了活更久;

学习可以是为了提高自我价值、收获内心充实;

练英语可以是为了能够理解文学的精妙、语音的美感。

... ...

当你把做的事情想得高大上一点,可能你会油然而生一种高大上的责任感。

/03/伪总结

你以为我要总结了吧?

嘻嘻,还没完。拖堂再说一分钟。

Diss 完了外在动力,我还是要赞一赞它的好处的:跟内在动力友好合作的它,其实也很香。

我的经验是:每次冷启动,外动力简直不要太强劲

比如 #1:为了不赖床,我给自己设一个小期待:准时起床,可以泡好喝的咖啡。

比如 #2:读文献感觉很抗拒,我会给自己一个奖励:读完 10 页,可以喝一杯奶茶。(一般读完 10 页,我就来兴趣了,后面 200 页也不需要奶茶支撑了。)

黑糖珍珠鲜奶一生推

比如 #3:本该学习却思念 switch 时,我就看一眼手机上的励志图,说服自己多坚持一小会。(坚持到睡前再动森)

虽然很讨厌她,但不可否认她很努力

实操小 tip:每一个外动力在一段时间之后,都有可能失效;所以为了保持外动力的强效,记得经常换哟~建议你关注我,我会经常分享我的外动力的。[硬核广告]


真的总结

能读完这整整 一篇文章,你肯定是个追求内在动力的真心人

如果你觉得读完有收获,别忘了留个赞呀~顺便送你一张总结图:

篡改《纸牌屋》的一句名言:

外在动力,是巨无霸豪宅,盖完不久就会出现裂痕、开始崩坏;
而内在动力,是古老的石砌建筑,能屹立百年。

祝大家都找到自己内在的百年马达。

我就是那个,搞搞学术/音乐、英文挺溜的蝶泳专家。欢迎关注,不教游泳。

参考

  1. ^实验报告见:https://www.semanticscholar.org/paper/The-influence-of-strength-of-drive-on-functional-Glucksberg/dd6f8aa5ff4d3957a5da87ba599e120caf7ec43e#paper-header
  2. ^MAP的概念来自 Daniel Pink 的著作《動機,單純的力量》

同样,到这里,iOS开发者们看完又有什么想法呢,其中一段我觉得也算是贴近我们。

这里是在所谓的工作时间里做自己的事,然后支配自己的时间,其实是给自己一个发挥自我的时间。那么你在你的公司没有像这样有时间支配,那么在空闲时候呢。你是否又去想了呢?又去学习了呢?

比你优秀的人都比你努力,所谓优秀的人越优秀,只不过是越优秀的比你越努力,让你感到差距。而如何去弥补差距就是靠你自己同样努力,并且还有人在旁辅导带你进阶。就像我们读书那般,学霸遥遥领先在前,后面的人努力去追赶,各种补习班,各种费劲心思的去学习,就是为了考的更好,考上更好的学校。我们努力学习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更高的工资。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你也可以私信我及时获取iOS相关资料以及面试资料。有想法的可以来了解,没有想法的..........那算了吧,白嫖的给你都不要,那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如果你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欢迎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