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集中可能是有若干维度的特征。但有时并不是所有特征都是有用的,有的特征其实和结果并没有关系。因此需要一个能衡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关度。
皮尔逊相关系数
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是用于度量两个变量 X 和 Y 之间的相关(线性相关),其值介于[-1,1]
之间。有三种相关情况:
- 正向相关: >0
- 负向相关:<0
- 无相关性:=0
下图从左到右分别代表了正向相关、无相关性和负向相关:
在介绍皮尔逊相关系数之前,要先理解协方差(Covariance
) ,协方差是一个反映两个随机变量相关程度的指标,如果一个变量跟随着另一个变量同时变大或者变小,那么这两个变量的协方差就是正值,反之相反,公式如下:
Conv(X,Y)=n−1∑i=1n(Xi−X)(Yi−Y)
皮尔逊相关系数的公式如下:
rxy=Var(X)Var(Y)Conv(X,Y)=∑(x−x)2∑(y−y)2∑(x−x)(y−y)
Var
表示方差,相关度越高,皮尔逊相关系数其值趋于 1 或 -1 (趋于1表示它们呈正相关, 趋于 -1 表示它们呈负相关);如果相关系数等于0,表明它们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决定系数
决定系数即 R 平方值
,反应因变量的全部变异能通过回归关系被自变量解释的比例。如R平方为0.8,则表示回归关系可以解释因变量80%的变异。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能控制自变量不变,则因变量的变异程度会减少 80%。 在简单线性回归中,决定系数可以是 R^2 = r * r
。而更通用的是:
SST
其实是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模型可预测的SSR
,一部分是变异的SSError
无法用模型解释的。它们之间的计算公式是:
注意: R平方也有其局限性:R平方随着自变量的增加会变大,R平方和样本量是有关系的。因此,我们要到R平方进行修正。修正的方法:
R2=1−(1−R2)n−p−1n−1
其中,n
表示样本大小,p
表示模型中解释变量的总数(不包括常数)。
代码实例
代码完全按照上述中的公式计算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h
from sklearn import linear_model
#计算皮尔逊相关系数(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def computer_conv(x,y):
var_x = 0
var_y = 0
SSR = 0
x_bar = np.mean(x) # x的方差
y_bar = np.mean(y) # y的方差
for i in range(len(x)):
diff_xbar = x[i] - x_bar
diff_ybar = y[i] - y_bar
SSR += diff_xbar * diff_ybar
var_x += diff_xbar**2
var_y += diff_ybar**2
SST = math.sqrt(var_x*var_y)
return SSR/SST
#计算决定系数R平方值
def computer_r(x,y):
SSR = 0
SST = 0
linear = linear_model.LinearRegression() # 创建线性模型
linear.fit(x,y)
y_hat = linear.predict(x)
y_mean = np.mean(y)
for i in range(len(x)):
SSR += (y_hat[i] - y_mean)**2
SST += (y[i] - y_mean)**2
return SSR/SST
test_x = [1,3,8,7,9]
test_y = [10,12,24,21,34]
test_x2 = [[x] for x in test_x]
print("r: ",computer_conv(test_x,test_y))
print("r平方: ",computer_conv(test_x,test_y)**2)
print("R平方: ",computer_r(test_x2,test_y))
程序运行结果
r: 0.94031007654487
r平方: 0.8841830400518192
R平方: 0.8841830400518192
**我们发现:**在简单线性回归中,决定系数的确满足$ R^2 = r *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