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不过W
7 层体系的 OSI 参考模型,低层为 1~4 层:面向通信, 高层为 5~7 层:面向信息处理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利用一些物理媒体, 如双纽线、 同轴电缆等 传递信息, 但具体的物理媒体并不在 OSI 的 7层之内,一般把物理媒体当作第 0 层
物理层的任务就是为它的上一层提供一个物理连接, 以及它们的机械、 电气、 功能和过程特性。如 规定使用电缆和接头的类型, 传送信号的电压等。
在这一层,数据还没有被组织, 以 原始的位流或 电气电压 处理, 单位:比特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数据链路层负责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 无差错的传送数据,单位:帧
每一帧包括一定数量的数据和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 和物理层相似, 数据链路层要负责建立、 维持和释放数据链路的连接
在传送数据时, 如果接收点检测到所传数据中有差错, 就要通知发方重发这一帧
物理寻址,并把 原始比特流 转换为 逻辑传输线路(交换机)
ARP:地址解析协议
RAAP:逆向地址解析协议(反地址解析协议)
网络层(Network Layer)
计算机网络中进行通信的两个计算机之间 可能会经过很多个数据链路, 也可能要经过很多通信子网。
网络层的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网间路由和交换结点, 确保数据及时传送
网络层将数据链路层提供的帧组成数据包, 包中封装有网络层包头, 其中含有逻辑地址信息-----源站点和目的站点地址的网络地址
控制子网的运行,如 逻辑编址,分组传输,路由选择(路由器)
IP/IPv6:互联网协议/ 互联网协议第6代
ICMP:互联网(国际)控制协议
IGMP:互联网(网络)组管理协议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根据通信子网的特性最佳的利用网络资源, 并以可靠和经济的方式, 为两个端系统(也就是源站和目的站) 的会话层之间, 提供建立、 维护和取消传输连接的功能, 负责可靠地传输数据。 传送单位:报文
接收上一层的数据, 必要时 把数据进行分割, 并将这些数据交给网络层, 且保证这些数据段有效到达对端
TCP:传输控制协议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会话层(Session Layer)
别名:会晤层或对话层, 在会话层及以上的高层次中, 数据传送的单位不再另外命名,统称为报文
会话层不参与具体的传输, 它提供包括访问验证和会话管理在内的建立和维护应用之间通信的机制。 如服务器验证用户登录便是由会话层完成的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解决拥护信息的语法表示问题
将要交换的数据从适合于某一用户的抽象语法, 转换为适合于 OSI 系统内部使用的传送语法
即提供格式化的表示和转换数据服务。 数据的压缩, 解压缩, 加密,解密等工作都由表示层负责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需要以及 提供网络与用户应用软件之间的接口服务
UDP 协议的应用层服务:
DHCP: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NTP: 网络时间协议
TFTP: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BOOTP: 引导协议
TCP 协议的应用层服务:
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
TELNET: TCP/IP 终端仿真协议(远程登录)
FTP: 文件传输协议
SMTP: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UDP 和 TCP 协议服务的应用层服务
SOCKS: 安全套接字协议
DNS: 域名解析协议
NFS: 网络文件系统(挂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