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工作还是求职,我都犯过不少错误,走很多弯路。我也希望借此机会,将和大家分享一些个人经验(主要是求职建议与成长建议),让大家少走弯路,少踩不必要的坑。
一、求职建议
1.1 简历修改技巧
1.1.1 有相关实习经历
如果你已经有用户增长相关的实习经历,那你的简历里一定会用不少专业术语,我们来说说你没注意到的技巧:
(一)逻辑连贯
这里的逻辑可以概括为“职责-过程-结果”,很多有工作经历的同学常犯的错误不是没有逻辑,而是逻辑部分缺失。
比如简历介绍中只有过程没有结果,或者只有结果没有过程,给自己的优势大打折扣。
我们应该以“职责-过程-结果”的逻辑,逐项介绍我们的工作内容。
举个例子,
图中这份简历(部分展示),以完整的逻辑介绍了每一项工作内容,职责明确,过程清晰,结果亮眼,可以很快在面试官心中建立起不错的印象。
(二)数据量化
用户增长的大多数工作内容都是可以量化的,最后的结果可以以客观数字呈现。
我们的工作结果一般可以归属为两类数字:
相对值类
按百分比计算,常见于效率提升类工作结果,比如转化率、关注率、互动率等。
绝对值类
按数值计算,常见于规模类工作结果,比如用户量、成单量、GMV,也可以用来衡量工作技能的熟练度,比如“产出转化文章 124 篇”、“产出 76 份短视频素材”。
量化后的工作成果可以让面试官更直观地判断我们的工作能力。
(三)针对行业与岗位
由于不同行业之间的业务存在差异,所以我们的简历要根据意向岗位的行业背景进行优化。
以关注的核心数据为例:
作业帮这类在线教育企业,关注的核心数据是例子数、GMV、ROI等。
京东这类电商平台,关注的核心数据是PV、UV、成交用户数、成交订单数、GMV、客单价等。
当我们以在线教育的工作经历去投递其他行业的增长岗位时,需要将我们常用的术语替换为对方能看得懂的术语,而不是某个特定的行业黑话。
举个例子:
1.1.2 无相关实习经历
如果没有实习经历,大家可以将过往经历中的内容提炼,突出与求职岗位相关的经历与技能。
不过我更建议做一份增长方案,证明我们的态度与能力。
然后我们可以把这份方案包装成一次项目经历,放在简历中更能打动人。
以我们上一篇的项目实战为例,你可以在简历这么包装:
通过这样一份项目经历,面试官可以清楚看到你已具备基础的工作思维与技能,只是欠缺一份实战经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多数面试官是愿意给这样的候选人一次面试机会的。
1.2 面试建议
1.2.1 介绍业务背景
在介绍工作内容时,应该先向对方简单介绍自己工作的业务逻辑,这一点在跨行业求职时尤其重要。让对方知道你工作的业务逻辑,他才能明白你的工作目标与你工作成果的重要性。
举个例子,我之前负责的业务,是通过公众号承接端内导流,将导流流量裂变放大,然后对整体流量触达推送免费课,业务目标就是为了获得更多流量,卖出更多免费课,以及提高免费课的后续roi。
如果我没有讲清楚这个背景,非教育业务的面试官可能会觉得为什么不是对付费课的成单数量负责(由于免费课-付费课的流程由后端销售人员直接负责,他们会对这个指标直接负责)?进而导致面试官无法对我的工作成果好坏做出正确判断。
1.2.2 讲清前因后果与总结
在介绍具体的工作案例时,以“目标-过程-结果-总结”的流程展开介绍。
模板回答:
1.2.3 证明自身价值
我们要向面试官证明,我们足够了解他的业务,以及我们能为业务解决什么问题,对业务产生什么价值。
很多人在面试时(尤其是跨行业面试时)不够自信,认为自己没有竞争力。但是大家忽略一个事实:如果到了面试流程,说明简历上有面试官感兴趣的信息点,他认为我们有可挖掘的潜力。
我们要做的就是加强面试官的这种观点,向他证明我们的工作能力与工作经验是可以迁移,以及我们能对他现有的业务产生增效。
我们需要准备以下问题的答案:
这家公司(这个岗位所在团队)的业务是什么?竞争对手有哪些?业务的竞争优势是什么?业务可能存在的风险与机会是什么?我的经验可以在这其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当然我们可以掌握足够多的细节信息是最好,如果实在找不全这些信息也没关系。只要按上面的维度大致有一个自己的准备也不错,至少可以让面试官看到你是有备而来。
二、成长建议
2.1 时刻保持学习
从岗位本身来看,用户增长运营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岗位,在挖掘现有增长曲线的提升空间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增长曲线。
这就对我们提出很高的从业要求——你得日日自新,开拓视野,提升技能,才能捕捉到增长机会。
从市场环境来看,随着国内市场逐渐饱和与用户认知水平的提升,不管是app的用户增长还是私域流量池的增长,只靠着过往的那一套粗放式运营玩法,市场与用户很难买账。
所以,不管是这几年大家都在布局的“私域流量池”,还是“精细化运营”,又或者国家倡导的“互联互通”可能带来的行业变革,用户增长运营需要学习与拓展的技能点愈发多元。
过去“落后就要挨打”,现在“落后就要失业”。虽然有些夸张,但大概意思大家理解就行。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分析自己需要具备的技能与认知,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时刻学习,是让我们在用户增长之路保持竞争力的保障。
2.2 及时调整心态
不同于其他运营岗位,用户增长运营注定是一个经常与失败相伴的岗位,我们总是在各种增长试验中以“尝试>>>失败>>>调整>>>失败>>>重复>>>成功”的状态发展,有时某些增长业务甚至注定就是要失败的。
这个过程很磨练大家的心性,希望大家不要因为连续的失败一蹶不振。做用户增长的这条路上,永远有人失败,但没有人永远失败。
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我们工作与生活的必修课之一,所有出现的事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不要固执地与失败纠缠。
2.3 留出时间体验人性
很多解决现有业务问题的灵感,往往来自于你非工作时间的积累。
我在做中学生社群的时候,策划了很多“深夜树洞”、“交换理想”内容栏目,反响不凡。
然而这些灵感并不是我每天盯着业务苦思冥想后的产物,而是得益于我经常逛逛各种社交软件,与中学生打游戏、聊天,发现他们具备这样的诉求,同时也喜欢“树洞”类似的 社交玩法,我为此做出的增长方案也属于水到渠成的事了。
某种意义上,用户增长是一件把握人性诉求的事。你只有给自己的生活留出时间,体验更多与人性有关的事情,才能更快地找到人性诉求。
结语
终点亦是起点,虽然本专刊至此完结,但希望大家能一直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时刻学习进步。
同时由衷希望本专刊能为大家的求职之路带去一些微不足道的帮助,倘若有人因为学完本专刊拿到自己心仪的offer,那将是本专刊的价值与意义所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