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做一件事了,应该怎么分阶段做?

简单举个例子: 为了带动K歌的渗透率和挖掘出我们平台内会唱歌的用户,我打算上一个打擂台的玩法,按用户当天发布的K歌作品的分数,擂主可以拿走钱,每天更新,每天结算。

我简单写了一下思路和注意点,然后让活动运营的同学去写方案。

运营同学陆续做了两版方案:

第一版,主要是1V1房间PK,其他用户金币押注围观,拉票PK的方案;

第二版,主要是按K歌分数+用户点赞综合计算的方式、并且多种奖项;

这两个方案,不是说不好,而是不合适。

这个事情还没做,还不知道用户反应如何,我们应该尽可能用最低的成本去尝试,只需要跑通核心流程即可。

那么核心流程是什么?

打擂的核心玩法就是:

1、K歌; 2、发布; 3、比分数; 4、高的留下;

5、时间段内重复这个循环; 6、结算; 7、提醒获奖,填资料; 8、发奖;

这是不是已经是一个闭环?既然是,就这么简单做就好了,从技术来说也很容易实现;

而他第一个方案,其实应该算打擂玩法5.0,第二个方案,是打擂3.0。

实现起来都很复杂,并且要花很多时间,在时间紧迫、需求尚未经过用户验证的时候不该做这么复杂。

基于这个例子,我想多聊一点。

在这里例子中,可能很多一线的执行者会觉得很难受,自己辛辛苦苦写了那么多方案,不仅没苦劳,方案被老板拍死彻底推翻,甚至还被老板扣掉了印象分。

其实,我们打工人都要避免这种自嗨心理,认为自己辛苦做了事情,老板应该体贴自己。但是,我们更多地要换位思考,从领导、从老板、从业务负责人的角度去进行全局思考。

这个例子中,执行者暴露了两个问题:

1、完全不懂技术; 2、对很多日常的活动、功能,不以为意,没有深入去思考底层深层次的逻辑、实现方式。

因为这两个问题,并且没有换位思考,所以才导致自己提的方案被老板否决,而更严重的,是第二个问题,平时观察和思考严重不足,可能会导致负责人对他的印象分大大降低。

所以,我们如果要做好一件事,实际上不在这件事本身,涉及到的,是你的思维方式、知识积累、底层逻辑。

欢迎把这篇文章分享给需要校招的朋友、学弟学妹。

另外,校招很需要几个小伙伴一路同行,我当年也是跟几个哥们一起校招,一起横扫大厂offer的。为了帮助各位同学,我也拉了校招奋战群,欢迎要参与校招的同学加入!

 

可加微信,欢迎私聊我:Thinkingyjj

加我微信请备注:名字-学校/公司-牛客